开罗,埃及的首都,非洲与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核心。城市地处尼罗河中下游,拥有逾两千万人口,是一座兼具古老与现代气息的巨型都市。作为埃及政府与主要机构所在地,开罗也是全国经济活动的枢纽,聚集了金融、交通、教育、传媒等关键行业。
开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埃及文明,但作为城市形成则始于公元969年法蒂玛王朝建立伊斯兰开罗。这座城市历经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帝国以及英殖时期,见证了无数次权力更迭与文化交融。开罗的伊斯兰建筑瑰宝遍布老城区,因此也被称为“千塔之城”。
城市中最著名的历史与文化地标包括:宏伟的萨拉丁城堡、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清真寺、阿兹哈尔清真寺与大学、汗哈利利市集,以及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古埃及文物收藏的埃及博物馆。距离市区不远处,便是世界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与狮身人面像,诉说着古埃及帝国的辉煌。
吉萨金字塔群位于开罗以西约13公里的吉萨高原,是古埃及文明最壮丽的象征,也是现存的“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尚存的一项。它们由三座主要金字塔组成: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与孟卡拉金字塔,分别属于第四王朝的爷孙三代胡夫、哈夫拉、孟卡拉3 位法师。它们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第4王朝时期,作为法老们的陵墓。
其中最大、最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高达约146.6米(现存约138米),曾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建筑物达3800年之久。整座金字塔由约230万块重达2.5吨的巨石砌成,其精准的对称性、方位与工程设计至今仍令人惊叹。卡夫拉金字塔则保存有部分石灰岩外壳,其前方是著名的狮身人面像,象征法老智慧与力量。
胡夫金字塔中的“国王墓室”(King’s Chamber),位于金字塔中心之上约四十三米处,是整座金字塔最神秘、最具象征意义的空间之一。2009年初访埃及时,还不得其门而入。13年后的再访,得有机会窥探这一4500年历史的弯曲金字塔的内部墓室。它由红色花岗岩建造,长约10.5米、宽约5.2米、高约5.8米,室内空无一物,仅存一具未盖盖子的石棺,被认为是胡夫法老的灵柩之地。进入胡夫金字塔内部(包括“国王墓室”)需另购门票,费用为400埃及镑。由于墓室空间有限,日接待人数可能受限,可提前购票或通过导游预约。
入口
天井之谜与星辰信仰
墓室两侧各有一条狭窄的通气井,一直通向金字塔外。这些“通风口”并非实用于通风,而被认为对准了古埃及人所崇拜的星宿——猎户座和天狼星,象征胡夫灵魂升入天界,与诸神永生。
空无一物的陵寝之谜
当阿拉伯旅行家阿卜杜拉·阿尔·马蒙在公元820年打通通道进入金字塔时,发现墓室早已空无一物,连木乃伊和陪葬品都不见踪影。这引发了无数猜测:是否早在古代就被盗墓者洗劫?还是说胡夫的尸身根本就未曾安葬在这里?“空中墓室”传说:2017年科学家通过粒子探测,发现金字塔上方隐藏着一个巨大“空腔”,用途不明,引发外界关于隐藏密室或“外星”猜测。
吉萨的第二座金字塔是为胡夫的儿子法老卡夫拉(公元前2558-2532年)建造的。尽管略小于胡夫大金字塔,但由于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和更陡的侧面斜度,使其看起来更高。卡夫拉金字塔原高143.5米,其保存良好的祭庙和狮身人面像尤为引人注目,后者被认为是卡夫拉自己面容的象征。
是古埃及文明最神秘、最具象征性的雕塑之一,位于吉萨高原卡夫拉金字塔前方。它由整块天然石灰岩雕凿而成,长约73米,高约20米,狮子的身体与人类的面容融为一体,面部据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是第四王朝法老卡夫拉的形象。狮身人面像静默千年,宛如时光的守门人,凝视着往来朝圣的每一位旅人。
在吉萨金字塔脚下骑上骆驼,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时空之旅。沙丘起伏,驼铃声声,金字塔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更加神秘而庄严。骆驼缓步穿行于古老的石道间,驼夫裹着头巾轻声哼唱,当地的节奏仿佛与风沙一起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