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街》讲述了一名男子在由汉人主导的政府部门中找到一份象征性的少数民族职位,在压迫的环境里精神崩溃的故事。本书作者据信被判16年徒刑,一名译者被关入拘禁营。
在日本称霸亚洲大陆的雄心破灭后的十年里,东亚和东南亚成为全球最暴力的地区。一本新书揭示了这些战争的潜在动机,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些冲突的遗产今天仍然存在。
原片中反派人物逃脱了惩罚,但在中国上映的版本中,一位反派被判长期徒刑,另一名反派则承担起三个孩子的父亲角色。一些人将其与当局鼓励生育联系起来。
《渣华道上》以香港民主抗议与当局的暴力冲突为背景,讲述一名失踪的年轻女子和追踪她的记者之间的谜团。在笼罩香港的恐惧下,作者提出了关于人性和道德的持久疑问。
拉什迪的小说《撒旦诗篇》出版后,伊朗对他下达了追杀令。他上周在纽约遇袭,再次迅速成为21世纪关于言论自由、自由价值观和“取消文化”的激烈辩论的最新热点。
百老汇经典舞台剧《蝴蝶君》被改编为歌剧再次上演。作曲家黄若谈及在亚裔遭受仇恨的背景下,该剧对种族、性别和权力的讨论,以及自身经历和新冠疫情对创作的影响。
陈镇威是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历史上首位华裔首席舞者,被粉丝誉为“芭蕾王子”。他希望打破芭蕾舞界对亚裔的长期刻板印象,并增进美国人对中国舞蹈的理解。
《忧郁之岛》结合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形式,由香港学生重演曾经的政治斗争。从文革、天安门事件到香港抗议,影片重现抗争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香港人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
《黄金时代》讲述了文革中一个被流放的年轻人的悲剧性故事。主人公目睹他人自杀,忍受官员的欺凌和殴打,性爱成为他和爱人反抗国家的手段。王小波凭借这部作品名声鹊起。
张艺谋方面曾同意在电影片尾鸣谢严歌苓,但中国政府勒令删除她的名字。她要求这部影片的海外发行商为其署名,却基本未得到回应。严歌苓的遭遇显示出中国审查的影响力。
除了路人皆知的阳光、沙滩和明星,独辟蹊径的新兴餐厅与酒吧巩固了这座城市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的地位。大制作轮番上演、博物馆门庭若市,“洛杉矶的逆袭正在顺利进行”。
羽生结弦是首位获得花滑男单奥运金牌的亚洲选手,他的表演是优雅与力量的结合,通过挑战常规的动作和成就推动花滑向前发展。尽管告别赛场,但他表示不会退出这项运动。
一座铺满灰色岩板的巨型建筑正在向全球旅客张开怀抱。官员们希望挪威的新国家博物馆能引领奥斯陆向一个全球文化之都转变,让人们知道挪威远不只有峡湾和山脉。
2022年刚过半,电影世界已是妙趣横生。从古灵精怪的《瞬息全宇宙》、描绘动人亲情的《小妈妈》到探讨色情产业的《欢愉》,时报影评人选出了这十部最佳影片。
社交媒体一直都是虚假信息的沃土,TikTok的独特形式则让虚假言论尤为持久。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医生、专业人士开始利用同样的传播形式来揭穿相关错误健康信息。
弗朗西斯·海因斯曾用织物包裹纽约标志性建筑并在艺术界获得赞誉。在他去世一年后,其数百幅画作在一个垃圾场被发现,这些被遗忘的艺术在一场新展览里等待新的生机。
任璧莲是中国移民的女儿,她的作品常常探讨华裔家庭的代际关系,以及西方个人主义与亚洲文化之间的差异。她介绍了疫情期间创作的新书,并分享了中国和非虚构对她的影响。
1949年,一对姐妹意外被分隔在金门与福州。本书以其中一人几十年艰难寻亲的视角,讲述了在动荡年代人们为生存做出的选择,以及意识形态对个人命运的拉扯。
在电影《75终老计划》中,日本政府针对寡居老人开始推广制度化死亡。导演早川千绘以抒情、含蓄的手法直面日本隐秘的难题:一个社会应如何面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德普的胜利也是一场厌女的胜利,是对”我也是”运动的反弹。它意味着我们重视男人的舒适和自尊,尤其是有名的男人,但我们不重视女人的安全和尊严,即便是有名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