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济各是首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宗。他将教会的注意力转向气候变化和贫困等问题,还在任内结束了梵蒂冈与中国围绕主教任命的权力斗争。本文回顾了他一生中的重要时刻。 阅读更多
方济各致力于为穷苦者发声,并使天主教会更具包容性。他的离世意味着教会出现权力真空,令枢机主教们面临一个关键抉择:是继续他的理念,还是回归教条化的道路。
英国议会近日通过一项紧急立法,阻止了一家中资钢铁厂关闭的计划。在特朗普颠覆全球秩序的背景下,这一争端给正着手于加强与中国贸易关系的英国政府带来新难题。
由于中美贸易战升级,中国生产的廉价商品面临着美国极高的关税。人们担心会有更多产品倾销到欧洲,削弱各国的本土工业。欧盟希望避免成为中美贸易战的附带牺牲品。
此前中国外交部称这一指控“毫无根据”。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已确认至少有150名中国公民被俄罗斯招募参战。他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对两名被俘中国公民的审讯视频。
乌克兰总统称,两人是在顿涅茨克地区的战斗中被俘的,并表示“敌人部队中还有更多这样的中国公民”,但没有提供证据。乌克兰外长表示已要求中方对此作出解释。
特朗普关税背景下,欧盟急需寻找下一个重要市场,这也许对中国有利。但与此同时,中国可能会向欧洲出口更多廉价商品,加剧欧洲对倾销的担忧,并激化中欧之间的矛盾。
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规模和范围令投资者措手不及,并引发了全球贸易战的担忧。一些国家威胁进行报复,另一些要求谈判,还有的通过秘密渠道寻求让步。
投资者担心特朗普关税范围的不确定性会加速通货膨胀,减缓消费者支出,并使美国经济陷入停滞。标普指数3月下跌5.8%,创下自2022年12月以来最糟糕的纪录。
特朗普上任以来持续对盟友的经济、与它们的防务伙伴关系,甚至它们的国家主权发出威胁。这摧毁了人们对美国的信任,各国正试图与美国保持距离,减少合作。
时报调查显示,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参与远比人们了解的更为深入。过去几年里,美国和乌克兰在情报、战略、规划和技术方面结成了非同寻常的伙伴关系。
特朗普称将对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征收25%关税,这给全球车企带来威胁,也让美国盟友感到愤怒,并可能会使各国与美国本已紧张的安全谈判气氛更加激烈。
特朗普政府的高级官员们在群聊中毫不掩饰地把欧洲人描绘为地缘政治寄生虫,称欧洲“可悲”。这些言论对跨大西洋联盟造成新一轮打击,让欧洲人感到愤怒。
普京似乎已决心从特朗普要达成乌克兰和平协议的愿望中榨取尽可能多的好处。对他来说,与特朗普建立关系可能会带来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而他的战争野心并未收敛。
普京在通话中同意暂时停止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但没有对美乌已达成共识的30天无条件停火表示同意。泽连斯基指责普京故意拖延以增加谈判优势。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五年后,时报邀请多位摄影师重温了疫情期间的经典照片。它们记录了那个封锁与隔离的时期,让我们记住所失去的东西,以及人类在危机时刻的韧性和联结。
多年来,特朗普和普京的关系一直受到调查、评估和密切关注。但在第二任期的前六周,他在国安或外交方面的决定几乎没有一个不受克里姆林宫欢迎,这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官员表示,在特朗普确定乌克兰表现出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的诚意之前,暂停的指令将一直有效。此举使美国与主要北约盟友直接对立,令普京直接受益。
在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发生激烈冲突后,欧洲领导人齐聚伦敦,誓言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但一些人也表示,希望两人能够修复裂痕,这凸显出欧洲不愿放弃跨大西洋联盟。
两人原本预计将在白宫会面后签署矿产协议,但会谈以不欢而散告终,美乌关系也变得更为紧张。这引发人们的疑问:这场冲突是即兴爆发,还是特朗普有预谋的言语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