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移动应用 • Apps

观点与评论

  • 用“没亲生孩子”攻击贺锦丽暴露了你的无知

    认为一名政客因自身为人父母的状况而对家庭或我们国家的未来投入减少,这是违背美国人价值的论点。有孩子不一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观点

    希拉里·克林顿:我知道贺锦丽能打败特朗普

    贺锦丽代表着美国政治的新开始。她可以带来一个充满希望、团结一致的愿景。她才华横溢,经验丰富,已经做好了成为总统的准备。

  • 专栏作者

    万斯和特朗普一样,都是骗子

    特朗普和万斯有很多共通点:他们都是骗子,对最热爱他们的支持者充满鄙夷。别相信万斯会支持劳动阶层,他只是一个聪明、无良的政客。

  • 观点

    乔治·克鲁尼:我爱拜登,但他是时候退出了

    过去四年里,拜登赢得了许多重要的斗争,但有一个对手他无法战胜:时间。他已经不再是那个“了不起”的拜登,我们会输掉这场大选。

  • 观点

    拜登为什么一定要“死撑”

    拒绝放弃并不总是一种勇敢的行为。它往往是顽固的僵化。拜登总统,为国家服务不仅仅是要站出来领导。它还意味着要有让位的勇气。

  • 观点

    美国的领导人危机是给习近平和普京的大礼

    中俄宣称美国正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它们的策略也许在短期内有效,但美国民主体制的复原力已被历史证明,而中俄面临的问题却更为糟糕。

  • 专栏作者

    拜登能送给美国的最好的礼物:退选

    特朗普担心拜登会向选民展示出他是一位把国家放在第一位的领导人。拜登是一位真正有影响力的总统,他知道何时以及如何说再见。

  • 今日观点

    美俄中会重启核试验吗

    美俄中三个主要核大国近年来都在对其核测试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扩建,重启核试验的可能性真实存在,其后果将影响深远。

  • 观点

    美国已不是世界老大

    在冷战后的几十年里,美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不像一个世界领袖,更像是一个派系的头目。真正的领导者应该知道何时为他人腾出空间。

  • 观点

    大熊猫能“拯救”中美关系吗

    今年年底,两只大熊猫将来到美国,随之而来的远不止观察它们带来的纯粹欢乐。它们将继续作为中美之间的外交官,推动理解与合作。

  • 为什么说新冠病毒可能是从武汉病毒所泄漏的

    从科学论文到来自政府内部的泄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引发新冠大流行最可能的原因是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病毒泄漏。本文阐述了五大原因。

  • 专栏作者

    当女性不结婚、不生孩子、不要性行为……

    越来越多女性认为异性婚姻是一种过时的制度,它纵容男性,把女性变成无偿劳动的仆人。性别分歧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越来越不浪漫的世界。

  • 观点

    大国冲突幽灵再现,美军尚未做好准备

    我们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危险的全球环境,重振美国的军事实力事不宜迟。我们应重新获得威慑对手的能力,通过做好准备来避免战争。

  • 专栏作者

    我们还有办法抵抗民粹主义浪潮吗

    世界各地的政治气候对民粹主义者有利,民粹主义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全球运动。要对抗这股浪潮,必须脚踏实地、自下而上地重建社会信任。

  • 观点

    对华绿色产业贸易战,美国满盘皆输?

    中国在绿色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令人瞩目。美国发动了清洁技术贸易战,但这些政策看起来更像是一场表演,既不保证会奏效,也存在风险。

  • 观点

    关税不是美国最好的武器

    虽然拜登政府征收关税有政治和安全方面的原因,但美国新的保护主义立场将提高价格,限制消费者的选择,并危及经济增长。

  • 观点

    不仅普京需要中国,俄罗斯也同样需要中国

    俄罗斯已发生深刻变化。自苏联解体以来,该国从未与欧洲如此疏远;纵观其历史,它也从未像今天这样与中国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 专栏作者

    做好准备,第二次“中国冲击”来了

    拜登宣布的新关税不仅是一种象征性姿态,更是在表明美国不会接受来自中国的激增进口,拒绝中国把自己政策失败的结果推给其他国家。

  • 观点

    美国封禁TikTok是中共宣传的胜利

    如果美国封禁TikTok,它维护开放互联网的道德权威将大打折扣。禁令将使美国的价值观被玷污,而外国专制者将取得宣传上的胜利。

  • 美国患上了“中国焦虑症”

    几乎任何与“中国”有关的事物都会在美国政治体系中引发恐惧反应,导致政府奉行基于镇压和排斥的政策,与我们反对的专制制度如出一辙。

点击下载iOS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