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呼吁其他国家与中国携手维护稳定、自由的贸易和“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但分析认为,在特朗普关税威胁的背景下,越南正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 阅读更多
习近平希望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以减轻美国关税带来的冲击。但他的访问也凸显了东南亚国家在中美夹缝中面对的外交难题。
习近平在这场关税对抗中展现了一如既往的强硬作风,宣传机构也一直动员民众应对一场持久战。但习近平必须说服大众,承受贸易战带来的经济痛苦是值得的。
中国政府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计划通过提高养老金、改善医疗和提高工资等措施鼓励人们增加消费。但财政吃紧的地方政府如何执行这些计划尚有待观察。
习近平希望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新武器等先进技术领域超越对手,成为科技超级大国。无论是国内经济困境还是与美国的贸易战都不能阻碍这一优先事项。
王毅将中国描绘为特朗普政府造成的混乱世界中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堡垒,试图增强人们对中国前景的信心。但他淡化了中国的产业和外交政策在全球引发的摩擦。
习近平和中共高级官员一直在努力恢复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在国内消费疲软、与美国的贸易战不断升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要达到5%的目标并不容易。
中共近年来试图建立一个更公平的司法体系,包括确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但有学者认为,该政策赋予检察官更多权力来定罪量刑,而进一步侵蚀了被告人的权益。
习近平以不信任和不喜欢民营经济而闻名。他上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这一突然表现出的友好态度能给商界带来多大的信心以及能否提振经济,目前仍然存疑。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希望推出新项目吸引投资者,释放经济活力。但很多官员似乎没有动力,甚至完全不敢采取行动。中共领导层正在将矛头指向“混日子”的官员。
习近平出席民企座谈会并发表讲话,这是特朗普对华征收一系列关税以来,习近平与商界领袖的首次会面。过去四年基本未在公开场合露面的马云也出席了会议。
习近平对与特朗普通话态度消极,分析认为他可能试图向特朗普和中国民众表明,他不会被关税吓倒;他还可能因美日领导人在联合声明中提到台湾而感到愤怒。
专家表示,新生儿数量小幅增长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一年是龙年,寓意吉祥,但整体趋势并未改变。尽管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中国的育龄人口仍在下降,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
近期的多起袭击事件引发中国民众对公共安全的担忧。随着经济低迷和国际关系恶化,人们对中国的未来普遍抱有疑虑,维稳和加强控制对政府来说变得更为重要。
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罕见提及经济困难带来的挑战,但强调”大家要充满信心”。他此前在另一场合表示中国2024年经济增长5%,“稳中有进”,引发争议。
习近平希望澳门减少独立于内地的运作。按照其设想,澳门将摆脱对赌博经济的依赖,成为推动中国疲软的消费者经济的一部分。横琴与澳门的融合是计划的核心。
五角大楼表示,尽管解放军高层近期频繁爆出腐败丑闻,但中国的核武库及其他武装力量仍在强劲增长。报告还指出,中国距离有信心考虑入侵台湾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宣布将外国游客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10天。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严格的疫情政策冻结所有赴华旅行后,此举是中国为迎接游客回归所做出的最新努力。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年度会议,明确政府将在增加支出上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同时降低利率,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梁成运在中国被称赞为行善的爱国人士,支持大陆与台湾统一等官方目标。但实际上他曾是联邦调查局的线人,负责收集中国情报。梁成运上周在中美一次罕见的换囚中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