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奥运奖牌对运动员开始可能是无价的,但它们如今正流入典当行和拍卖场。多年来,数十名前奥运选手已经开始出售奖牌。有人是因为经济困难,也有人是为了慈善筹款。
举重选手劳雷尔·哈伯德是首位参加奥运会的跨性别女运动员。有人认为她仍具有男性身体优势,对其他选手不公平。也有人指出奥运会的二元分类未能考虑到多样性。
中华台北组合在男双决赛中战胜中国队,引发中国网民愤怒,台湾网友则以表情包作出回应。在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陈雨菲击败中华台北的戴资颖,“两岸之争”愈发激烈。
张家朗击剑摘金,何诗蓓游泳获两枚银牌,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好的奥运成绩。随着北京加强压制,香港的命运并不光明。运动员的出色表现能否为低迷社会注入强心剂?
长期以来,女运动员在比赛着装方面总是受到各种规训。近年来,紧身体操服和网球裙等“传统服装”激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也引发了对体育界性别歧视和物化女性的反思。
在举国体制下,国家在全国物色筛选儿童,进行全日制集体培训。培养运动员只有一个目标:为国家荣耀赢得金牌。然而,在奖牌榜背后,运动员做出的牺牲是巨大的。
东京奥运主火炬手大坂直美意外出局后遭日本网友批评,一些人质疑她的混血身份是否有资格代表日本。她的故事也引发了日本社会对排外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
在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之际,奥运首金得主杨倩等多名运动员因社交媒体发言或现场穿着等问题遭遇攻击。中国官员敦促将奥运与政治分开,但其自身做法有时却恰恰相反。
戴着口罩的运动员向不存在的粉丝挥手,知名政商领袖缺席,场馆外抗议者高喊口号。开幕式本应是日本大出风头的机会,却被对疫情的恐惧和一系列丑闻淹没。
1964年的奥运会展示了日本战后的重生与希望,民众对它满怀期待与兴奋。而如今,伴随着新冠大流行的混乱和奥运前的无数丑闻,这个国家再次面临转折点。
奥运会仍代表大多数运动项目的巅峰竞逐,但它与地缘政治纠缠不清,充斥着腐败和作弊。每一届奥运会都会引发环境破坏、人权和可持续性等问题。它还有必要继续存在吗?
社交媒体上有人猜测纸板床架是为了尽可能阻止亲密接触,制造商称它们实际上比木床或金属床更坚固。但奥运会临近开幕,东京疫情仍令人担忧,奥运村也加强了限制措施。
尽管在多届奥运会上,日本女运动员的表现都超过了男性,她们的机会仍受到僵化的性别规范限制:在日本,女孩应该端庄或精致。追求体育梦想的女性仍面临巨大的障碍。
在病例数字上升、风险升级、疫苗接种不足的情况下,东京奥运会为何仍将如期举行?巨额投资、多年筹备,以及上万名运动员的梦想与期许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甘肃当地政府仍在调查这场导致21人丧生的事故的原因。体育总局下令暂停中国所有山地越野赛。一些遇难者家属则在悄声质疑,官员们在救援前是否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即使极限运动变得越来越主流,它们也可能在瞬间导致死亡。批评者认为某些比赛已经模糊了坚毅和鲁莽的界限。业内人士开始讨论安全装备、预警短信系统等保护措施。
冻雨和大风还导致多名参赛者晕厥失温。这场致命赛事引发中国网友愤怒,他们质疑作为赛事主办方的当地政府的准备工作,两名优秀跑者遇难的消息更加剧了公众的不满。
在海外,她被认为是现代中国及中共的一个代言人;在国内,她是政府宣传的好素材,也是粉丝心中的女权榜样。但张伟丽极为谦逊,鲜少公开谈论政治,也自称不懂女权。
东京奥运会预算严重超支且面临疫情扩大风险,明年的北京冬奥会则因中国人权问题可能受到抵制。奥运会是否还应该继续存在?我们能对奥运会进行怎样的实质性改革?
多名球员代言支持新疆棉的李宁和安踏等中国品牌,这很可能会让联盟及球员陷入地缘政治风暴。继“挺港”事件后,中美关系、人权和商业再次在篮球场上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