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好消息!馬太鞍溪便道明天下午3時通車 10分鐘直達光復鄉

「先吃菜再吃肉」已過時? 日專家揭不同年齡的正確飲食順序

MLB/斯萊特勒隊史第1人級好投也沒救 洋基慘遭藍鳥4戰淘汰

玩股票不會失智?他曝78歲阿公「長期做多月賺30萬」:跟單真的靈

網友的高齡爺爺喜歡買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網友的高齡爺爺喜歡買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Dcard有網友分享家中長輩投資近況,指78歲阿公退休後每日9點至13點半盯盤、僅做多不當沖,上月自稱獲利30萬元、阿嬤亦賺15萬元,並常報「明牌」。原PO直指「愛玩股票的人比較不會失智」引起熱議,留言焦點集中在長輩投資是否有助於持續學習與專注、是否屬於多頭紅利,以及「明牌」跟單與風險意識。

原PO表示,阿公對熟悉個股代號、價格與消息如數家珍,記憶力與研究深度令其自嘆不如;過去曾嘗試跟單,績效「真的靈」。她進一步以「台灣還在、股票就會開盤」形容阿公的日常節奏,認為投資成了長輩退休後的規律生活與精神寄託。

多數回覆給出相似觀點,稱家中長輩投入股市多年、持續學習、做筆記並保持頭腦清楚;也有人分享長輩「電話下單到現在」、績效不輸年輕人。另有網友推崇長期持有龍頭股與大盤商品,認為「股票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業」,強調紀律與研究,並好奇長輩的選股流程、功課方法與操作心法。

不同聲音則提醒「多頭要不賺也難」,今年「射飛鏢都會賺」不具代表性;亦有人搬出「擦鞋童理論」示警情緒過熱。有網友直言身邊長輩曾重押股市、最終賠到賣房;也有人批評跟風投顧「賺少賠多」。部分留言建議「明牌勿外傳以免被狙擊」,並主張投資應以策略與邏輯為先,避免神話個人績效或忽視風險承擔能力與資金管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長輩 Dcard 績效 風險 失智 台股

延伸閱讀

怕台股高點…那就買00919、0056、00878!清流君:可以幫你「分散獲利」

2008年開始只買0050因為只求「睡得著」!施昇輝曝光會賣出0050的原因

30歲才存0050、006208...退休前能存千萬?達人試算100萬本金:47歲就有望

台股是否健康?他看不懂「高點在哪裡」 網勸:直接買台積電

相關新聞

大修正該買什麼?他想開兩倍槓桿 網勸首選「台積電、台股正2」

台股8日終場指數下跌148.27點、收27,063.68點。一名網友在PTT股板提問,考量最多僅使用兩倍槓桿,若市場出現20%以上大修正,應買進哪類資產;並自述4月布局NVDL至今約獲利200%。貼文引出大量回覆,討論焦點集中在「槓桿指數 vs. 個股龍頭」、「美元避險」與「能否真正在跌勢中進場」,嘲諷與勸戒並陳,顯示散戶對修正行情的進場紀律與風險承受度分歧明顯。

中信金(2891)EPS再創高!九月0.57元奪金控第一、全年3元關卡突破

中信金(2891)九月份的EPS為0.57元,是目前公佈的七家金控裡面數據最高的一家,而今年累積EPS為3.06元,比去年同期的2.95元還要高約4%,但突破一個整數關卡就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啊!

CPI創4年半新低…物價平穩漲電價影響不大? 網酸「活在平行時空」

主計總處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25%,創下4年半新低,連續5個月低於2%。雖然10月起調漲電價,但官方強調影響不大。不過,這份「低通膨」報告卻在PTT引起炸鍋,許多網友直言「體感完全

台股這一波「魚尾」到底多大根?網笑:會一路游到三萬點

美股續強、台指夜盤再創高,台股多頭氣勢逼人。一名網友在PTT以「這次魚尾會有多大根?」為題發文,坦言自己前陣子減碼卻又FOMO回場,如今三天漲10%讓他又驚又喜,也好奇這波行情「魚尾」到底能撐多久。

玩股票不會失智?他曝78歲阿公「長期做多月賺30萬」:跟單真的靈

Dcard有網友分享家中長輩投資近況,指78歲阿公退休後每日9點至13點半盯盤、僅做多不當沖,上月自稱獲利30萬元、阿嬤亦賺15萬元,並常報「明牌」。原PO直指「愛玩股票的人比較不會失智」引起熱議,留言焦點集中在長輩投資是否有助於持續學習與專注、是否屬於多頭紅利,以及「明牌」跟單與風險意識。

台股是否健康?他看不懂「高點在哪裡」 網勸:直接買台積電

台股近年氣勢高昂頻頻創高。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指出,從台股14,000點以來就有人不斷喊「歷史高點」,甚至有股市達人提醒投資人不要再進場,但如今指數持續創新,他仍搞不清楚「高點」究竟在哪裡,因此好奇台股是否健康,引來眾多留言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