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好消息!馬太鞍溪便道明天下午3時通車 10分鐘直達光復鄉

「先吃菜再吃肉」已過時? 日專家揭不同年齡的正確飲食順序

MLB/斯萊特勒隊史第1人級好投也沒救 洋基慘遭藍鳥4戰淘汰

台股這一波「魚尾」到底多大根?網笑:會一路游到三萬點

PTT網友熱議「魚尾行情」,有人笑稱台股這隻「白帶魚」可能一路游到三萬點。中央社
PTT網友熱議「魚尾行情」,有人笑稱台股這隻「白帶魚」可能一路游到三萬點。中央社

美股續強、台指夜盤再創高,台股多頭氣勢逼人。一名網友在PTT以「這次魚尾會有多大根?」為題發文,坦言自己前陣子減碼卻又FOMO回場,如今三天漲10%讓他又驚又喜,也好奇這波行情「魚尾」到底能撐多久。

原PO指出,自己上月陸續減碼,但眼看行情持續噴出,忍不住又重新加倉。沒想到美股繼續狂歡、台股早盤準備衝上26,000點,讓他驚呼「這次魚尾到底有多大根」。他更戲稱,中產上班族可能月底就要約看車、年底準備看房,反映市場投資情緒的高漲。

不少網友以輕鬆語氣回應,認為行情遠未結束,「三萬米長的魚尾」、「至少三萬,現在還很甜」、「降息循環護體,不會崩」、「魚頭剛過而已」。也有人笑稱「這不是魚尾,是魚卵」、「月底三萬年底四萬」,甚至貼出梗圖表示「賺到2027年」,顯示多頭信心滿滿。

也有網友冷靜提醒「大家都在猜高點」、「知道就不會在這裡問」,甚至吐槽「閒聊廢文」。有人建議「永遠保留一點大盤,如果賠錢也是大家一起賠,賺錢不會缺席」,也有留言指出「新手不要被帶壞,不要看財經節目,牠們靠販賣恐懼維生」,呼籲理性看待市場波動。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台股 美股 大盤 FOMO

延伸閱讀

台股是否健康?他看不懂「高點在哪裡」 網勸:直接買台積電

媽抱怨00919績效不好羨慕他人的0050!倆男傻眼:無任何風險的定存最好

2008年開始只買0050因為只求「睡得著」!施昇輝曝光會賣出0050的原因

30歲才存0050、006208...退休前能存千萬?達人試算100萬本金:47歲就有望

相關新聞

大修正該買什麼?他想開兩倍槓桿 網勸首選「台積電、台股正2」

台股8日終場指數下跌148.27點、收27,063.68點。一名網友在PTT股板提問,考量最多僅使用兩倍槓桿,若市場出現20%以上大修正,應買進哪類資產;並自述4月布局NVDL至今約獲利200%。貼文引出大量回覆,討論焦點集中在「槓桿指數 vs. 個股龍頭」、「美元避險」與「能否真正在跌勢中進場」,嘲諷與勸戒並陳,顯示散戶對修正行情的進場紀律與風險承受度分歧明顯。

中信金(2891)EPS再創高!九月0.57元奪金控第一、全年3元關卡突破

中信金(2891)九月份的EPS為0.57元,是目前公佈的七家金控裡面數據最高的一家,而今年累積EPS為3.06元,比去年同期的2.95元還要高約4%,但突破一個整數關卡就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啊!

CPI創4年半新低…物價平穩漲電價影響不大? 網酸「活在平行時空」

主計總處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25%,創下4年半新低,連續5個月低於2%。雖然10月起調漲電價,但官方強調影響不大。不過,這份「低通膨」報告卻在PTT引起炸鍋,許多網友直言「體感完全

台股這一波「魚尾」到底多大根?網笑:會一路游到三萬點

美股續強、台指夜盤再創高,台股多頭氣勢逼人。一名網友在PTT以「這次魚尾會有多大根?」為題發文,坦言自己前陣子減碼卻又FOMO回場,如今三天漲10%讓他又驚又喜,也好奇這波行情「魚尾」到底能撐多久。

玩股票不會失智?他曝78歲阿公「長期做多月賺30萬」:跟單真的靈

Dcard有網友分享家中長輩投資近況,指78歲阿公退休後每日9點至13點半盯盤、僅做多不當沖,上月自稱獲利30萬元、阿嬤亦賺15萬元,並常報「明牌」。原PO直指「愛玩股票的人比較不會失智」引起熱議,留言焦點集中在長輩投資是否有助於持續學習與專注、是否屬於多頭紅利,以及「明牌」跟單與風險意識。

台股是否健康?他看不懂「高點在哪裡」 網勸:直接買台積電

台股近年氣勢高昂頻頻創高。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指出,從台股14,000點以來就有人不斷喊「歷史高點」,甚至有股市達人提醒投資人不要再進場,但如今指數持續創新,他仍搞不清楚「高點」究竟在哪裡,因此好奇台股是否健康,引來眾多留言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