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放寬第二類陸客來台? 陸委會:有在討論、接近自由行

陸客來台觀光,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4日仍重申要小兩會協商的立場。(記者廖士鋒/攝影)
陸客來台觀光,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4日仍重申要小兩會協商的立場。(記者廖士鋒/攝影)

兩岸觀光旅遊,尤其是陸客來台觀光,從2023年我方宣布恢復第三地陸客來台、2024年大陸恢復福建旅客到金馬後,一直沒有進一步的措施。而對於是否開放第二類陸客來台,陸委會24日表示「有在討論」,接近於自由行。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日前表示由於大陸現在對台灣看不出有任何善意,陸客團若由官方控制,容易引起統戰操作,且重申政府堅持小兩會先協商立場。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24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本報記者詢問,去年陸客已恢復到金馬,第三地陸客來台已自前年恢復,政府是否發現統戰操作的痕跡?下一步政府會不會考慮推動開放第二類陸客來台?

就此梁文傑表示,金馬小三通旅遊開放以後,還是會持續的關切,甚至對於進來的人有一些特殊的活動都會注意,「你說有沒有統戰活動?當然有,但是我們會視情況視狀況來處理,但是對對岸來講,有這麼方便的管道來台灣從事統戰活動,他們是不會放過的」。

至於開放大陸人到其他地方後,來台灣旅遊,梁文傑說「這個是有在討論,但比較是類似接近自由行」,他補充說,當然也要看對方的看法,因為「對岸對自由行的會顧慮會更多一點,會比團體更顧慮更多一點」。他重申今年我方提出希望小兩會能夠先談一下,「但是還是很可惜,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什麼進展」,再度呼籲小兩會「能夠做一些回應,把一些該談的事情談一下,讓兩岸關係能夠繼續向前走」。

陸客恢復到馬祖、金門,分別自去年8月、9月底開始。據移民署統計,去年第四季僅金門就有4萬2,397人次陸客入境。至於2023年恢復的第三地陸客來台,根據行政院官網的數據,2024年全年有11萬6千人。

公開資料顯示,2001年行政院院會通過「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推動方案」,將陸客區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經港澳來台觀光之大陸地區人民(2008年以後的直航陸客也在內);第二類為赴國外旅遊或商務考察轉來台觀光之大陸地區人民;第三類為赴國外留學或旅居國外取得當地永久居留權之大陸地區人民。當時政府於2002年1月開放第三類陸客來台、同年5月開放第二類陸客來台、2008年7月開放第一類陸客來台。2011年開始新增陸客自由行。

疫情後我方政府全面禁止陸客入境,2023年9月1日起恢復開放旅居或留學海外、香港澳門之大陸地區人民可申請來台觀光,包含自由行以及團客。

此外對於位在台北的魔法牙醫診所被控與兩家旅行社合作,假借看診名義,短短半年違法仲介600多名陸籍人士來台,多從事非法打工,梁文傑則表示,現在的法規是允許大陸人來台灣就醫,牙醫的部分也是其中一個項目,但是牙醫必須要有嚴重性,不能說為了蛀牙申請來台灣,若其他嚴重的牙齒疾病是可以的。

他說,當時在審查魔法牙醫的申請案時發現有大量的異常現象,所以就邀集了衛福部、移民署等等進行查處,當時做的決定是魔法牙醫診所不再具有邀請大陸人士來台就醫的資格,而後交給調查單位去查。梁文傑也表示,目前看起來我們的許可辦法(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並沒有問題,即審查的過程沒有問題,但審查人員必須要小心注意,因為類似這樣的想要找漏洞的時常會發生。

梁文傑 牙醫 陸客

延伸閱讀

亞亞在大陸言論 陸委會:將影響她再申請來台

1萬陸配恐遭註銷台灣身分 陸委會移民署研商方案

陸配除籍證明20、30年不執行 梁文傑:給時間回去拿

陸委會施壓開除? 區桂芝轟: 國家機器步步相逼想奪我工作權

相關新聞

將放寬第二類陸客來台? 陸委會:有在討論、接近自由行

兩岸觀光旅遊,尤其是陸客來台觀光,從2023年我方宣布恢復第三地陸客來台、2024年大陸恢復福建旅客到金馬後,一直沒有進...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赴金門:將與縣府合作落實「賴17條」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4日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說明政府兩岸政策及交流規範,聽取縣府對兩岸交流事務建言,邱垂正表示,陸委會將與...

中肯元首會見 兩國提升至新時代中肯命運共同體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到大陸進行國事訪問的肯亞總統魯托(William Ruto)舉行會談,兩國...

德媒:陸擬解除對歐洲議會議員制裁

美國意圖以關稅戰圍堵中國大陸,大陸近期開始調整其對外政策。在加拿大與歐洲,都有傳出陸方有意主動改善關係的跡象。

中國大陸居住證與定居證有何不同 差異一次看懂

陸委會最新函釋指出,若台灣民眾在中國大陸設有戶籍,將會喪失台灣身分,「設有戶籍」應包括持有「中國大陸居民身分證」與「定居...

陸委會民調:近5成5民眾認為中共對台灣人民不友善

陸委會24日公布最新民調,在兩岸互動上,有54.4%民眾認為中共對台灣人民不友善;有34.1%民眾認為兩岸交流速度「剛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