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愚蠢
1
相比恶意,愚蠢是美好/善良更危险的的敌人。人们可以反对邪恶, 揭露邪恶,并在必要时通过武力阻止邪恶。鉴于它在大众心中至少留下不安的感受,邪恶总是携带着自我颠覆的病菌。而面对愚蠢,我们却无力防御。
在此情形下,抗议和武力都无济于事, 道理无法触及愚昧之人的心灵,与偏见相悖的事实根本无需相信。此时,愚蠢之人甚至变得批判性十足: 当事实无法驳斥时,它们便被轻描淡写地视为无关紧要、偶然之物。愚蠢之人与恶意之人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信心满满,容易发怒,因具有侵略性甚至十分危险。
鉴于此,相比带有恶意之人,面对愚蠢(之人)我们应该更加谨慎。我们不应再试图用道理说服愚蠢之人, 因为毫无意义且具有危险。
2
如果我们想要战胜愚蠢,就必须努力理解它的本质。
有一点可以确定,愚蠢本质上并不是智力的缺陷,而是人性的不足。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有些人拥有极为灵活的智力,却表现得很愚蠢;而另一些人智力上显得非常迟钝,却绝非愚蠢。由此,与其说愚蠢是一种先天缺陷,不如说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人们被变得愚蠢,或者他们允许自己被他人变得愚蠢。
我们进一步注意到,相比那些倾向或被迫与人交往的个人或群体,与他人隔绝或独自生活的人会较少表现出这种缺陷。因此,愚蠢或许不是一个心理问题,而更多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是历史环境对人类影响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某些外部条件下的一个心理现象。
仔细观察会发现,公共领域每次出现强烈的权力激增,无论在政治还是宗教领域,都会使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受到愚蠢的感染。这几乎成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规律。
3
一个人的权力需要另一个人的愚蠢。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人类的某些能力(如智力)突然萎缩或失效,相反,在权力迅速崛起的巨大冲击下,人们似乎被剥夺了内在的独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地放弃了面对新环境时建立自主立场的努力。愚蠢之人时常固执,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他不惧独立性的事实。与他交谈时,人会感到自己并不是在与一个人交流,而是在面对那些占据了他思想的口号、标语这类的东西。被施加了魔法让他变得盲目,被利用,被彻底剥夺了其存在的本质。
如此一来,愚蠢之人就成了一个无脑的工具,他能够实施任何邪恶,却无法意识到那是邪恶。这是邪恶滥用的危险所在,它可能一劳永逸地毁灭人类。
4
然而,正是这一点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克服愚蠢的根本是"解放"而非"教诲"。
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外在解放先于内部解放时,真正的内部解放才可能发生。在此之前,我们将不得不放弃所有试图说服愚蠢之人的努力。这解释了为什么在某种状况下,我们试图了解"大众"真实想法的努力是徒劳的,而对一个负责地思考和行动的人来说,它也解释了为什么"了解大众真实想法"无关紧要。
圣经说,"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它表明,在上帝面前负责任地生活以获得人生内在的解放,是克服愚蠢的唯一方法。
5
这些有关愚蠢的思考给我们带来的慰藉是,它制止我们认为大多数人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愚蠢的。实际上,大众愚蠢与否,取决于掌权者依赖人们的愚蠢,是否远胜于依赖他们内在的独立性和智慧。
附录
1. 潘霍华(迪特里希·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D%98%E9%9C%8D%E5%8D%8E/5909037
2. Bonhoeffer on Stupidity /潘霍华论愚蠢
https://www.platoscave.org/2021/10/bonhoeffer-on-stupidity-entire-quo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