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1.网络负责可靠交付
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
建立虚电路(Virtual Circuit),以保证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如果再使用可靠传输的网络协议,就可使所发送的分组无差错按序到达终点
2.虚电路服务
3.数据报服务
4.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比较
网际协议 IP
1.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网际组管理协议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图解:
2.虚拟互连网络的一些中间设备(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3.分类的 IP 地址
(1)IP 地址及其表示方法
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一个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2)IP 地址中的网络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注:IP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记法表示
(3)常用的三种类别的 IP 地址
(4)IP 地址的特点
它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
它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 net-id
所有分配到网络号 net-id 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4.IP 地址与硬件地址
5.地址解析协议 ARP
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从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解析是自动进行的,主机的用户对这种地址解析过程并不知情
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要通过 ARP 找到一个位于本局域网上的某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然后把分组发送给这个路由器,让这个路由器把分组转发给下一个网络
只要主机或路由器要和本网络上的另一个已知 IP 地址的主机或路由器进行通信,ARP 协议就会自动地将该 IP 地址解析为链路层所需要的硬件地址
6.IP 数据报的格式
- 一个 IP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7.IP 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 在路由表中,对每一条路由,最主要的是目的网络地址和下一跳地址。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1.划分子网
(1)从两级 IP 地址到三级 IP 地址
(2)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位作为子网号 subnet-id,而主机号 host-id 也就相应减少了若干个位
IP地址 ::=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3)划分子网的实例
注:划分为三个子网后对外仍是一个网络
2.子网掩码
(1)出现原因:
因为从一个 IP 数据报的首部并无法判断源主机或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划分。使用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可以找出 IP 地址中的子网部分
(2)IP 地址的各字段和子网掩码
(3)子网掩码的特点
路由器在和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时,必须把自己所在网络(或子网)的子网掩码告诉相邻路由器。
路由器的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除了要给出目的网络地址外,还必须同时给出该网络的子网掩码。
若一个路由器连接在两个子网上就拥有两个网络地址和两个子网掩码。
注:不同的子网掩码可能得出相同的网络地址(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逐位相与),但不同的掩码的效果是不同的。
3.无分类编址 CIDR的特点
CIDR 消除了传统的 A 类、B 类和 C 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 IPv4 的地址空间。
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network-prefix)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子网号。
IP 地址从三级编址(使用子网掩码)又回到了两级编址。
4.构成超网
前缀长度不超过 23 位的 CIDR 地址块都包含了多个 C 类地址。
这些 C 类地址合起来就构成了超网。
CIDR 地址块中的地址数一定是 2 的整数次幂。
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就越多。而在三级结构的IP地址中,划分子网是使网络前缀变长
本人才疏学浅,若有错,请指出
谢谢!
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 第六版》-谢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