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广域网设备角色与PPP协议解析》

14.ppp

广域网设备角色

CE(用户边缘设备):用户端连接服务提供商的边缘设备。CE连接一个或多个PE,实现用户接入。

PE(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服务提供商连接CE的边缘设备。PE同时连接CE和P设备,是重要的网络节点。

P(服务提供商设备):服务提供商不连接任何CE的设备。

img

PPP 协议概述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是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封装协议,华为设备默认使用 PPP(Cisco 设备默认使用 HDLC)。其三大组件包括:

  • LCP(链路控制协议):负责链路参数协商,如 MRU(最大接收单元)、认证模式(CHAP、PAP)、是否为多链路、魔术字(检测环路)等。

  • 认证协议:包括 PAP、CHAP,为可选组件。

  • NCP(网络控制协议):负责网络层参数协商,如通过 IPCP(IP 控制协议)协商静态或动态 IP 地址。

LCP 协商

协商流程

  1. 发起方发送携带本端参数的配置请求(Configure-Request);
  2. 接收方根据参数合法性进行响应(Ack/Nak/Reject);
  3. 若参数不匹配或不识别,发起方调整参数后重新发送请求;
  4. 双方确认参数合法后,完成协商(Configure-Ack)。

①正常协商过程(使用request ,ack)

img

图中案例:

  • 接口参数
    R1(S1/0/0):MRU=1500,Auth_Type=PAP,Magic_Num=a,IP=10.1.1.1/30
    R2(S1/0/0):MRU=1500,Auth_Type=PAP,Magic_Num=b,IP=10.1.1.2/30
  • 步骤
    ① R1 发送携带本端参数的 Configure-Request;
    ② R2 确认参数合法,回复 Configure-Ack;
    ③ R2 发送携带本端参数的 Configure-Request;
    ④ R1 确认参数合法,回复 Configure-Ack,协商完成。

②参数不匹配的协商(使用request ,nak)

img

图中案例:

  • 接口参数
    R1(S1/0/0):MRU=2000,Auth_Type=PAP,Magic_Num=a,IP=10.1.1.1/30
    R2(S1/0/0):MRU=1500,Auth_Type=PAP,Magic_Num=b,IP=10.1.1.2/30
  • 步骤
    ① R1 发送携带本端参数的 Configure-Request;
    ② R2 发现 MRU 不匹配(2000≠1500),回复 Configure-Nak(携带合法参数 MRU=1500);
    ③ R1 调整参数后,重新发送携带 MRU=1500 的 Configure-Request;
    ④ R2 确认参数合法,回复 Configure-Ack,协商完成。

③参数不识别的协商(使用request ,reject)

img

图中案例:

  • 接口参数
    R1(S1/0/0):MRU=1500,Auth_Type=PAP,Magic_Num=a,IP=10.1.1.1/30,额外参数 XXX-XX(R2 不识别)
    R2(S1/0/0):MRU=1500,Auth_Type=PAP,Magic_Num=b,IP=10.1.1.2/30
  • 步骤
    ① R1 发送携带本端参数(含 XXX-XX)的 Configure-Request;
    ② R2 无法识别 XXX-XX,回复 Configure-Reject(要求删除该参数);
    ③ R1 删除 XXX-XX 后,重新发送 Configure-Request;
    ④ R2 确认参数合法,回复 Configure-Ack,协商完成。

2、认证模式(PAP ,CHAP)----可选

①PAP(密码认证协议) —采用“两次握手”,明文认证;安全性不高

img

认证模式实验(PAP和CHAP)

PAP认证(密码认证协议)

实验拓扑

img

实验流程

  1. 配置设备接口链路协议为 PPP,并指定 PAP 认证模式;
  2. 配置认证方的本地用户(用户名、密码、服务类型);
  3. 配置被认证方用于认证的用户名和密码;
  4. 重启接口使配置生效,测试直连通信(ping);
  5. 抓取认证过程报文,验证成功 / 失败场景。

配置实例

认证方R1

aaa
  local-user hcia password cipher 123
  local-user hcia service-type ppp
interface Serial1/0/0
  link-protocol ppp
  ppp authentication-mode pap  // 配置认证模式为PAP
  ip address 12.1.1.1 255.255.255.0

被认证方R2

interface Serial1/0/0
  link-protocol ppp
  ppp pap local-user hcia password cipher 123  // 配置用于认证的用户名和密码
  ip address 12.1.1.2 255.255.255.0

测试:

将接口shutdown,然后undo shutdown,使其命令生效;ping直连ip地址

认证失败的抓包:

若密码错误(如密码为 456),触发三次请求,认证方连续 3 次回复Authenticate-Nak,最终发送Termination Request终止链路。

img

认证成功的抓包:

被认证方发送Authenticate-Request(Peer-ID="hcia", Password="123"),认证方回复Authenticate-Ack(Message="Welcome to use Quidway ROUTER")

img

CHAP(挑战握手认证协议)

采用“三次握手”,密文认证;安全性较高

img

实验拓扑

img

实验流程

  1. 配置设备接口链路协议为 PPP,并指定 CHAP 认证模式;
  2. 配置认证方的本地用户(用户名、密码、服务类型);
  3. 配置被认证方的 CHAP 用户名和密码;
  4. 重启接口使配置生效,测试直连通信(ping);
  5. 抓取认证过程报文,验证成功 / 失败场景。

配置实例

认证方R1

aaa
  local-user hcia password cipher 123
  local-user hcia service-type ppp
interface Serial1/0/0
  link-protocol ppp
  ppp authentication-mode chap  // 配置认证模式为CHAP
  ip address 12.1.1.1 255.255.255.0

被认证方(R2)

interface Serial1/0/0
  link-protocol ppp
  ppp chap user hcia
  ppp chap password cipher 123
  ip address 12.1.1.2 255.255.255.0

**测试:**将接口shutdown,然后undo shutdown,使其命令生效;ping直连ip地址

**认证失败的抓包:**触发三次请求

若用户名 / 密码错误,认证方回复Failure(MESSAGE='Illegal user or password.')

img

认证成功的抓包:

认证方发送挑战(含随机数),被认证方回复 MD5 计算结果,认证方验证通过后回复Success(Message="Welcome to ...")

img

NCP协商实验(IPCP)

静态IP地址协商

协商流程

  1. 双方接口配置固定 IP 地址;
  2. 发起方发送携带本端 IP 的配置请求(Configure-Request);
  3. 接收方确认地址合法后回复 ACK;
  4. 接收方发送携带本端 IP 的配置请求,发起方回复 ACK,完成协商。

img

场景

  • R1(S1/0/0,IP=10.1.1.1/30)
    ① 发送Configure-Request(10.1.1.1)
    ② 接收 R2 的Configure-Request(10.1.1.2),回复Configure-Ack
  • R2(S1/0/0,IP=10.1.1.2/30)
    ① 接收 R1 的请求后,回复Configure-Ack
    ② 发送Configure-Request(10.1.1.2)

动态IP地址协商

协商流程

  1. 发起方本地无 IP 地址,发送携带 0.0.0.0 的配置请求;
  2. 接收方回复 Nak,指定合法 IP 地址;
  3. 发起方使用指定 IP 重新发送请求,接收方确认后回复 ACK;
  4. 接收方发送携带本端 IP 的请求,发起方回复 ACK,完成协商。

img

场景

  • R1(初始无 IP)
    ① 发送Configure-Request(0.0.0.0)
    ② 接收 R2 的Configure-Nak(10.1.1.1),重新发送Configure-Request(10.1.1.1)
    ③ 接收 R2 的Configure-Request(10.1.1.2),回复Configure-Ack
  • R2(S1/0/0,IP=10.1.1.2/30)
    ① 回复Configure-Nak(10.1.1.1)(指定 R1 的 IP);
    ② 接收 R1 的请求后,回复Configure-Ack
    ③ 发送Configure-Request(10.1.1.2)

说明:NCP 协商可使链路两端接口地址不在同一网段时,通过将对端 32 位主机路由加入路由表,实现直连通信。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处理!!(部分图片参考华为文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