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11:在operator=中处理自我赋值

在C++编程中,赋值运算符(operator=)的实现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Effective C++》中的Item11“在operator=中处理自我赋值”(Handle assignment to self in operator=)提醒我们,在实现赋值运算符时,必须考虑自我赋值(self-assignment)的情况,并确保代码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安全可靠。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条款,分析自我赋值的潜在风险、检测方法以及安全实现赋值运算符的策略。

一、自我赋值的潜在风险

自我赋值是指将一个对象赋值给自己,例如:

MyClass obj;
obj = obj; // 自我赋值

这种操作看似毫无意义,但在实际编程中可能以更隐蔽的方式出现,比如:

a[i] = a[j]; // 当i和j相等时,即为自我赋值
*px = *py;   // 当px和py指向同一个对象时,发生自我赋值

在未处理自我赋值的情况下,赋值运算符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考虑以下简单的类实现:

class Bitmap {
   
    /* ... */ };
class Widget {
   
   
private:
    Bitmap* pb; // 指针,指向一个从堆分配的对象
public:
    Widget& operator=(const Widge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