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34)
- 收藏
- 关注
原创 Linux基本命令
WINDOWS图形化界面:GUI— graphical(图形的) user interface 图形用户界面GNOME–GNU network object(对象) model environment GNU网络对象模型环境【Ctrl】+【Alt】+F1,进入图形化界面。【Ctrl】+【Alt】+F2-F6 进入命令行界面。
2025-07-23 15:49:53
719
原创 交换机堆叠配置指南
华三交换机堆叠配置指南 摘要:华三交换机通过智能弹性架构(IRF)实现堆叠功能。配置步骤包括:1)确保设备软件版本兼容;2)使用万兆线缆交叉连接堆叠端口;3)分别配置主从交换机:主设备设置高优先级(如6),从设备修改成员编号为2;4)创建IRF端口并绑定物理端口;5)激活配置后重启设备完成堆叠。不同型号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如S3600系列需使用特定命令启用堆叠端口。
2025-07-20 14:21:06
176
原创 两个路由器通过不同的网段互联
ARP 的核心功能就是在两者之间建立映射关系,解决 “知道对方 IP 地址,却不知道其 MAC 地址” 的问题。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 TCP/IP 协议栈中的关键协议,核心作用是。R5:将虚拟的IP地址与对方的mac地址两者之间,静态 ARP 绑定用于固定 IP 与 MAC 的映射关系。(存储近期 IP 与 MAC 的映射关系),看是否有 192.168.1.2 对应的 MAC 地址。(物理地址,固化在网卡中),但上层协议(如 IP 协议)使用。
2025-07-20 14:05:57
550
原创 PPP协议详解:核心原理与配置实战
本文介绍了PPP协议的基本原理及实验配置方法。PPP协议支持多协议传输、链路管理和认证机制,MP功能可将多条物理链路合并为逻辑链路。实验部分演示了PPP单向/双向CHAP认证配置,包括MP-GROUP接口创建、IP地址分配和验证参数设置。关键步骤包括创建本地用户、配置接口认证模式及用户名密码,特别说明MP链路验证需在物理接口配置。实验实现了R2对R1的单向验证及R2与R3的双向验证功能。
2025-07-19 18:00:00
730
原创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Python编程入门笔记》摘要 本文是基于《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的学习笔记,主要涵盖Python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首先介绍了Python的特点:可读性强、解释型语言、动态类型、面向对象和跨平台性。重点讲解了变量、字符串操作(大小写转换、拼接、空白处理)、数字类型(整数和浮点数)及其运算。详细说明了列表的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访问、修改元素(增删改查)、排序(sort()和sorted())等操作。最后介绍了for循环遍历列表的基本语法和应用场景。笔记以简洁的代码示例配合说明,适合Python初
2025-07-18 20:26:24
1099
1
原创 企业网络架构升级全方案解析
本文详细记录了某企业网络架构升级项目,通过配置多VLAN内网、OSPF/RIP动态路由协议、NAT转换等技术实现高效安全的企业网络。主要内容包括:1)网络拓扑规划与地址分配;2)VLAN划分与命名(市场部/技术部);3)链路聚合与Trunk配置;4)DHCP服务部署;5)OSPF/RIP协议区域化配置;6)PPP-MP双线互联网接入与CHAP认证;7)ACL策略实现业务网段访问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内网实现全网互通,仅允许指定业务网段访问互联网,满足企业安全高效的网络需求。项目采用模块化配置思路,为类似企业网络
2025-07-17 08:30:00
939
原创 实战演练:企业网络配置全攻略
本实验通过搭建企业网络环境,综合应用了VLAN划分、链路聚合、DHCP、OSPF、PPP-MP、NAT和ACL等技术。主要内容包括:1)在SW1和SW2之间配置链路聚合;2)为市场部(VLAN10)和技术部(VLAN20)划分VLAN并命名;3)在SW1上配置DHCP服务;4)全网部署OSPF路由协议;5)R1通过PPP-MP双线连接互联网,并配置双向CHAP认证;6)配置EASYIP实现业务网段NAT转换;7)设置TELNET远程管理,仅允许技术部访问。实验完整呈现了企业网络从基础配置到高级功能的实现过程
2025-07-16 08:30:00
1070
原创 NAT的核心原理以及配置
节省公网 IP 资源:通过端口复用(NAPT),多个内部主机可共享一个公网 IP。隐藏内部网络结构:外部网络仅能看到 NAT 设备的公网 IP,无法直接获取内部主机的私有 IP,提升安全性。灵活部署内部服务:通过端口映射(NAT Server),可将内部服务(如 Web、FTP)暴露给外部网络访问。
2025-07-15 11:11:00
1157
原创 网络配置综合实验全攻略(对之前学习的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络配置综合实验的具体方案,涵盖OSPF、RIP、DHCP、ACL、TELNET和FTP等多项网络协议的配置。实验通过构建多区域OSPF网络和RIP网络的融合环境,实现全网互通。重点内容包括:DHCP服务器配置、路由协议双向引入、端口验证(密码hyzy)、静默接口设置、FTP/TELNET服务搭建以及通过ACL实现访问控制(如拒绝特定设备访问特定服务、限制网段间ping操作)。实验步骤详细展示了各路由器的具体配置命令,包括接口IP分配、路由协议配置、服务开启和访问控制策略实施。该实验全面验证了
2025-07-12 16:17:17
1202
原创 ACL实战:精细化网络访问控制技巧
本文介绍了ACL(访问控制列表)在网络实验中的具体应用。通过配置5台路由器(R1-R5)和2台PC(PC6-PC7)的OSPF协议,实现多区域网络连通。实验重点包括:1)配置接口IP和环回地址;2)验证PC6与PC7的连通性;3)测试链路故障时的路由切换;4)通过ACL实现精细访问控制,如限制特定网段访问、单向访问控制、环回接口访问限制等。文中详细展示了ACL规则配置方法,包括deny/permint规则设置、接口绑定等关键操作,并提供了路由追踪(tracert)等验证手段。实验结果表明ACL能有效实现网络
2025-07-11 19:53:07
1024
原创 网络实验:综合公司项目部署
本文介绍了企业网络中通过DHCP实现部门PC自动获取IP地址的配置实验。实验采用三层交换机架构,核心配置包括:1)在SW1和SW2间配置VLAN10/20的链路聚合;2)SW3作为三层交换机配置VLAN接口网关和DHCP服务(排除前10个IP);3)R4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实现全网互通;4)配置Telnet远程管理服务。实验验证了VLAN间通信、DHCP分配、路由转发等功能,最终实现财务部(VLAN10)和运维部(VLAN20)PC自动获取IP并访问网络资源,有效降低了人工配置工作量。
2025-07-10 17:07:40
949
原创 OSPF与RIP融合:路由重分发核心解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OSPF与RIP路由协议融合的实现原理与实验方法。通过边界路由器执行路由重分发,将OSPF路由信息转换为RIP格式(设置跳数)注入RIP域,同时将RIP路由转换为OSPF格式(设置Cost值)注入OSPF域。实验采用三台路由器(R1运行OSPF、R3运行RIP、R2作为边界路由器),配置双向路由引入后成功实现跨协议通信。验证测试表明,OSPF域的R1可成功ping通RIP域的R3环回地址,证明协议融合有效。该方案解决了不同类型路由协议间的互联互通问题。
2025-07-10 14:21:01
787
原创 轻松记住网络IP分配技巧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便于记忆的网络IP分配方法。核心思路是根据设备编号来划分网段和IP地址:1)网段划分采用192.168.AB.0格式,其中A、B代表相连的两个路由器编号;2)路由器接口IP末尾数字使用设备编号;3)PC机IP末尾数字采用设备编号。例如R1接口分配为172.16.0.1,PC4分配为172.16.0.4。这种方法通过编号关联性,使IP地址分配更具规律性,便于网络管理员记忆和管理。(134字)
2025-07-10 11:29:39
242
原创 OSPF实验以及核心原理全解
OSPF协议实验摘要:本文介绍了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核心原理与实验配置。OSPF作为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通过区域划分(骨干区域Area0+非骨干区域)优化网络拓扑管理,采用SPF算法计算最优路径。实验部分详细展示了五台路由器的OSPF配置过程,包括IP地址分配、区域划分和路由宣告,最终实现全网互通。测试结果表明,网络成功收敛,验证了OSPF在收敛速度和无环路方面的优势。该实验适用于中大型网络环境,体现了OSPF支持大规模网络的能力。
2025-07-10 10:59:12
948
原创 RIP实验以及核心原理
RIP路由协议实验摘要 本文介绍了RIP(路由信息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实验配置。RIP基于距离矢量算法,使用跳数(最大15跳)作为路径选择标准。实验通过配置三台路由器(R1、R2、R3)实现全网互通,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1)使用手动聚合(172.16.0.0/23和172.16.2.0/23)替代明细路由,提高查表效率;2)通过配置静默接口(g0/1、g0/2)禁止业务网段传输协议报文,减少带宽消耗。实验验证了RIPv2关闭自动聚合、配置接口聚合和静默接口等关键操作。(149字)
2025-07-09 16:03:25
775
原创 静态路由进阶实战全解
当链路为点到点时,可以配置下一跳地址也可以配置出接口。#配置IP静态路由,目的网段为172.16.2.0/24,下一跳地址为192.168.1.2。#当下一跳地址不可达或出接口状态为DOWN时,该静态路由均不生效且不会加入至IP路由表中。#由于R3去往PC6有两条路可到达沿途设备R4,所以这里需配置两条静态路由。#在静态路由命令格式的第三个参数,可以配置下一跳也可以配置出接口。#R1没有去往PC6的路由,所以需配置一条静态路由。#R2没有去往PC6的路由,所以需配置一条静态路由。第九步:测试网络是否连通。
2025-07-08 17:30:00
938
原创 静态路由实验以及核心原理
静态路由是通过手动配置固定路由表项的网络路由方式,其核心机制包含人工指定路径、固定转发和无动态学习过程。关键要素包括目标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出接口/下一跳地址和管理距离。实验通过配置三台路由器和两台PC,演示了静态路由的具体实现流程:先规划IP地址,再为各接口配置IP,最后手动添加路由条目并测试连通性。结果表明,静态路由虽然需要人工维护,但在小型网络中能有效实现设备间的通信。
2025-07-08 14:52:18
1038
原创 DHCP中继实验及其核心原理
DHCP 中继(DHCP Relay)是一种允许跨网段分配 IP 地址的技术,无需在每个子网部署 DHCP 服务器。
2025-07-07 20:09:15
663
3
原创 DHCP网关部署实验以及核心原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DHCP协议的动态IP分配原理及实验部署。DHCP通过四步交互(Discover、Offer、Request、ACK)自动分配IP地址,并采用租期机制(默认24小时)管理地址回收。实验演示了在网关设备R1上配置DHCP服务的过程,包括创建地址池(192.168.1.0/24)、设置网关/DNS和租期,最终在客户端成功获取IP(192.168.1.100/200)。结果显示DHCP能有效简化网络配置,提高地址利用率。(150字)
2025-07-07 19:26:06
814
原创 FTP服务核心原理与配置
FTP(文件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的网络协议,用于文件上传、下载和管理。它支持主动和被动两种工作模式,默认使用21号控制端口和20号数据端口。本文详细介绍了FTP协议的基本概念、核心功能(包括文件传输、管理和权限控制)以及其特点(如简单高效但存在安全风险)。并通过实验演示了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FTP服务,包括启用服务、创建用户、设置权限和IP地址,最后通过主机连接测试验证了FTP服务的可用性。实验结果显示网络连接正常,FTP服务成功运行。
2025-07-07 16:24:37
579
原创 IPv6核心原理和作用以及配置
IPv4 地址在 2011 年已耗尽,而 IPv6 的地址空间几乎 “无限”,可满足物联网、5G、智能家居等海量设备的联网需求。例如,全球每平方米土地可分配约 10²³ 个 IPv6 地址,彻底解决地址枯竭问题。问题(IPv4 地址空间为 2³²,约 43 亿个,而 IPv6 为 2¹²⁸,约 3.4×10³⁸个)。IPsec 的强制集成使 IPv6 天然支持端到端加密和身份认证,减少网络攻击(如窃听、篡改)风险,尤其适用于金融、政务等对安全要求高的场景。
2025-07-07 11:32:02
1007
原创 一篇教你学会子网划分,子网掩码,网络地址的计算
摘要:本文介绍了IP网络基础知识,包括子网掩码的作用(区分IP地址网络与主机部分)、IPv4分类(A-E类)、网络地址计算方法(IP与子网掩码逻辑与运算)、广播地址确定方法(主机位全置1),以及子网划分原理(通过借主机位实现)。重点阐述了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的应用,并通过192.168.10.0/24划分案例,详细说明了子网数量计算(2^N)、每个子网主机容量(2^M-2)、网络地址与广播地址的确定方法,展示了如何将大网段划分为更小的可用子网。
2025-07-07 11:00:47
681
原创 交换机的核心原理和作用
交换机通过MAC地址学习实现数据高效转发,建立端口与设备地址的映射关系(如MAC-A→端口1),支持单播/广播传输。其核心功能包括:分割冲突域提升带宽利用率、VLAN划分优化网络管理、STP协议防止环路、链路聚合增强可靠性。相比集线器,交换机提供精准转发、全双工通信及安全管控(如MAC过滤),是构建高性能局域网的关键设备。(149字)
2025-07-06 19:33:50
759
原创 链路聚合实验核心技术详解
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又称端口聚合、链路捆绑,是将多个物理网络链路组合成一个逻辑链路的技术。带宽叠加:将多个链路的带宽合并为逻辑链路的总带宽(如 2 个 1Gbps 端口聚合后,逻辑带宽达 2Gbps);冗余容错:当某条物理链路故障时,流量自动切换至其他链路,保障业务不中断;负载均衡:通过特定算法将流量分摊到不同物理链路上,提升资源利用率。
2025-07-04 19:53:01
859
原创 链路聚合负载分担模式之 “基于目的 IP” 原理详解
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实现带宽叠加(如 2 条 1G 链路聚合成 2G 带宽)和冗余备份(某条链路故障时自动切换)。负载分担(Load Balancing):指聚合链路中数据流量的分配策略,核心是通过特定算法将流量分散到不同物理链路上,避免单链路拥塞。
2025-07-04 19:51:34
305
原创 单臂路由实验:VLAN间通信全解析
以 VLAN10 与 VLAN20 通信为例: 步骤三:对交换机连接路由器的接口trunk 步骤四:进入路由器给子接口配置IP地址并且去掉valn 标签. 说明:会出现大串的提示。最后我们用pc1 去ping pc2,结果是连通 的
2025-07-04 10:24:40
881
原创 STP实验详细流程:构建无环网络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是二层网络中至关重要的协议,其核心作用是解决二层网络环路问题,并在保障网络连通性的同时优化流量路径。
2025-07-03 16:21:40
1076
1
原创 FTP SSH TELNET对比实验
1.配置IP:H3C是一台 (我只做了一台演示另一台是一样的配置)R2为另一台注意地址为192.168.1.1 24。3.开启ftp ssh telnet服务。8.进入vty 0 4 试图。9.选择加密模式 ()
2025-07-01 19:51:16
519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