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始化列表的定义
- 在 C++ 中,初始化列表是一种用于在对象创建时初始化其成员变量的语法机制。它主要用于类的构造函数中,在构造函数的参数列表之后,以冒号:开头,后面跟着成员变量及其初始值,各个成员变量的初始化用逗号隔开。
- 例如,对于一个简单的类Point:
class Point {
public:
int x;
int y;
Point(int a, int b) : x(a), y(b) {}
};
在Point类的构造函数中,x(a), y(b)就是初始化列表,它将参数a赋值给成员变量x,将参数b赋值给成员变量y。
- 初始化列表的作用
- 基本数据类型成员变量初始化
- 对于基本数据类型的成员变量,使用初始化列表可以提高效率。当使用初始化列表时,成员变量是直接初始化的;而如果在构造函数体中进行赋值操作,实际上是先默认初始化成员变量,然后再进行赋值。例如,对于int类型的成员变量,使用初始化列表可以避免一次不必要的默认初始化过程。
- 常量成员变量初始化
- 常量成员变量(用const修饰的成员变量)必须在初始化列表中进行初始化。因为常量在定义后不能被修改,在构造函数体中赋值是不允许的。例如:
- 基本数据类型成员变量初始化
class Circle {
public:
const double PI;
double radius;
Circle(double r) : PI(3.14159), radius(r) {}
};
这里PI是常量成员变量,只能在初始化列表中通过PI(3.14159)来初始化。
- 引用成员变量初始化
- 引用成员变量也必须在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引用在定义后不能重新绑定到其他对象,所以需要在初始化时就确定引用的对象。例如:
class RefExample {
public:
int& ref;
RefExample(int& i) : ref(i) {}
};
- 对象成员初始化(包含继承关系)
- 当类中包含其他类的对象作为成员(这种情况称为对象成员或者子对象)时,初始化列表可以用来调用这些对象成员的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例如:
class InnerClass {
public:
InnerClass(int value) {}
};
class OuterClass {
public:
InnerClass inner;
OuterClass(int val) : inner(val) {}
};
在OuterClass的构造函数中,通过inner(val)在初始化列表中调用了InnerClass的构造函数来初始化inner对象。
- 在继承关系中调用基类构造函数
- 在类继承关系中,派生类的构造函数可以通过初始化列表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来初始化从基类继承的成员。例如:
class Base {
public:
Base(int value) {}
};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
Derived(int val) : Base(val) {}
};
在Derived类的构造函数中,Base(val)用于调用基类Base的构造函数,确保从基类继承的成员得到正确初始化。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派生类的构造函数没有正确地初始化基类部分,可能会导致程序错误。
初始化列表和在构造函数体内赋值有什么区别?
- 效率方面
- 初始化列表
- 当使用初始化列表初始化成员变量时,是直接对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对于内置类型(如int、double等),这意味着跳过了默认初始化的步骤,直接用指定的值初始化。例如,对于int类型的成员变量,编译器会直接将初始值放入为该变量分配的内存空间中,没有额外的初始化和赋值操作。
- 构造函数体内赋值
- 如果在构造函数体内进行赋值操作,对于内置类型的成员变量,会先进行默认初始化(通常是未定义的值),然后再执行赋值语句。这涉及到先创建一个临时的、未初始化(或者初始化为默认值)的对象,然后通过赋值操作来修改这个对象的值。所以,从效率角度看,这种方式比使用初始化列表多了一次默认初始化的过程,在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下,可能会产生额外的开销。
- 初始化列表
- 常量和引用成员变量方面
- 初始化列表
- 常量成员变量(被const修饰的成员变量)和引用成员变量必须使用初始化列表进行初始化。因为常量在定义之后不能被修改,引用在定义之后不能重新绑定到其他对象。所以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中是它们唯一可以被初始化的地方。例如:
- 初始化列表
class ConstAndRefExample {
public:
const int constValue;
int& refValue;
ConstAndRefExample(int val, int& ref) : constValue(val), refValue(ref) {}
};
- 构造函数体内赋值
- 由于上述限制,对于常量和引用成员变量,在构造函数体内赋值是不被允许的。如果试图在构造函数体中对常量成员变量赋值,编译器会报错,因为这违反了常量的定义;对于引用成员变量,同样无法在构造函数体中重新绑定引用对象。
- 对象成员和基类初始化方面
- 初始化列表
- 对于类中的对象成员(其他类的对象作为本类的成员),初始化列表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来调用对象成员的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列表中,可以明确指定对象成员的构造函数参数。例如:
- 初始化列表
class InnerClass {
public:
InnerClass(int value) {}
};
class OuterClass {
public:
InnerClass inner;
OuterClass(int val) : inner(val) {}
};
- 在继承关系中,派生类构造函数可以通过初始化列表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确保从基类继承的成员得到正确初始化。这是一种良好的编程习惯,也是保证继承体系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例如:
class Base {
public:
Base(int value) {}
};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
Derived(int val) : Base(val) {}
};
- 构造函数体内赋值
- 如果不在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对象成员或调用基类构造函数,而是在构造函数体内尝试进行相关操作,对于对象成员可能会导致对象先使用默认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如果有的话),然后再重新赋值,这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开销,并且可能不符合预期的初始化逻辑。对于基类部分,如果派生类构造函数没有在初始化列表中调用基类构造函数,编译器会尝试自动调用基类的默认构造函数(如果存在),但如果基类没有默认构造函数,就会导致编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