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恢复领域中,公认的流程是第一步对不稳定的驱动器进行完全镜像,然后分析镜像以重建其逻辑结构。随着硬件镜像工具这一全新概念设备的诞生,“镜像优先”的流程概念被打破了。
“镜像优先”流程的发展过程
在“映像优先”过程被广泛采纳的年代,存储设备状况与当前完全不同:SSD 还不存在、HDD 的容量要小得多、空的/未使用的存储空间要少得多、HDD 通常要强大得多。尝试直接访问文件通常弊大于利,因为它会迫使读写磁头对大量的小碎片进行读取。某些文件可能占驱动器容量的很大一部分,因此,直接读取文件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要大于读取整个驱动器的操作负面影响。从整体上讲,考虑数据恢复期间的驱动器压力也不太重要,因为较旧的驱动器在完全失效之前仍然可以经受住大量的读取操作,因此无论具体情况如何,采取“镜像优先”的流程都更具吸引力。
多年来存储技术的各种变化迫使数据恢复流程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再一律使用完全镜像方法。HDD 通过增加盘片上的数据存储密度,大大增加了其容量。一切都变得精确了许多倍,HDD 技术的整体复杂性也必须大幅增加以支持更高水平的精确度。这些变化使 HDD 更加脆弱 – 过去,不稳定的驱动器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完全失效,而现在只需要几天,甚至几小时。更糟糕的是,在现代 HDD 不良状况发展到完全失效之后,盘片损坏和/或无法解决的固件问题,通常会导致数据完全无法恢复。
SSD/闪存的情况甚至更糟,这主要是由于数据密度的增加。现代 NAND 的密度和脆弱性令人难以置信,这使得它很容易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发生 NAND 单元的级联故障。起初,SSD 会悄悄地重新分配坏单元来向用户隐藏问题,直到无法继续。这个过程中,SSD 会随机挂起,因为无法跟上重新分配的速度,并且固件子系统开始遇到各种内部异常。数据恢复工具处理此问题的主要方式基本上是在每次 SSD 挂起并继续时为 SSD 重新供电。这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 SSD 进一步退化并最终变得完全无响应,通常是在初始症状后几个小时。面对这种状况,通常束手无策。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据恢复公司的 SSD 恢复率也只有 30% 左右, 主要的希望在于及早发现并在 NAND 故障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之前迅速处理。
从降级的存储设备中获取数据的机会窗口急剧缩短,这使得追求完整镜像变得不明智,因为在太多情况下,驱动器会在镜像完成之前完全失效,只给用户留下一些随机的驱动器块,如操作系统,而不是真正重要的文件。这就是迫使市场放弃以提取完整镜像为第一步的旧流程,进而采用新流程的原因。在新的流程中,首先只检索重要文件,然后尝试在可能的情况下对驱动器的其余部分进行镜像。这基本上是通过首先仅对文件系统元数据进行镜像,对其进行解析以向用户显示文件树,然后仅对属于所选文件的扇区进行镜像来完成的。维护扇区图,让工具知道它已经提取了哪部分的镜像,由此,每个新步骤都会无缝地添加到同一镜像中,并且不需要重复读取任何内容。这个新的流程是借助于数据恢复硬件工具与其专有的软件完成的。
数据恢复硬件结合专业的逻辑恢复软件,是数据恢复流程的趋势
所有硬件数据恢复工具制造商都通过开发专有软件来配合其特定硬件共同实现这一过程。软件端会进行逻辑重构,即解析硬件检索到的文件系统结构,然后引导硬件去寻找属于特定文件的相关扇区。这种方式多年来一直运行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不同文件系统、它们的变体和不同类型的加密的数量已经增长到难以企及的水平。这种类型的软件开发与数据恢复硬件的开发完全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因此还需要由单独的团队专门负责学习如何解析不同的逻辑结构。令任务更加复杂的一个因素是,不仅需要解析运行状况良好的文件系统结构,还需要解析损坏的文件系统结构,因为不稳定的驱动器通常存在因坏扇区导致的损坏。
现实情况是,当今市场上最好的专用逻辑恢复软件工具在逻辑重建方面明显优于当今世界上所有硬件数据恢复工具的软件端。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除了使用各种硬件工具外,还使用一系列专用软件工具进行逻辑重建。对于将软件开发作为次要目标的硬件供应商来说,要跟上连续几十年一直致力于逻辑重建这一单一目标的软件供应商是不现实的。专用的逻辑重建工具在组装损坏的文件系统方面要好得多,它们支持更多的文件系统类型、重建 RAID、处理解密等。
特定厂商生产的协助稳定读取的硬件工具产品线的架构取代了 DDI,与软件无关。能够透明地将硬件与任何基于 Windows 的软件一起使用,从而允许为每项工作使用最好的逻辑重建软件。用户可以使用一种软件工具对常见文件系统进行典型的日常恢复,然后使用另一种工具进行 RAID 恢复,第三个工具用于 DVR 系统,第四种工具进行动态解密,依此类推。能够为每种情况选择最佳软件,提供了最大的成功概率,将越来越有限的恢复工作集中在特定文件上,最终提高恢复率。此外,仅关注硬件的性能使这类数据恢复硬件厂商能够将更多开发资源投入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关键硬件性能指标(如错误处理速度)上,使产品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快的读取不稳定处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