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与其他的文章的不同点在于mybatis-plus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逻辑删除的方式,在这里,将会介绍官网方式的拓展,即只使用注解实现逻辑删除,而不需要配置文件。
一、何为逻辑删除
在数据库操作中,逻辑删除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数据 “删除” 需求的方式,它并非真正从数据库中物理删除数据,而是通过在数据表中添加一个特定的字段(通常是类似 is_deleted
这样的字段,类型一般为布尔值或者整数来表示不同的状态,比如 0 表示未删除,1 表示已删除等)来标记数据是否被 “删除” 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留数据历史记录,方便后续进行数据恢复、数据分析等操作,同时避免了因误删等原因导致的数据丢失无法找回的问题。
MyBatis-Plus 提供了便捷的逻辑删除功能支持,能让开发者在使用其进行数据库操作时轻松地实现逻辑删除机制。
二、Mybatis-Plus官网之逻辑删除
详情请参照:逻辑删除支持 | MyBatis-Plus
步骤 1: 配置全局逻辑删除属性
在 application.yml
中配置 MyBatis-Plus 的全局逻辑删除属性:
mybatis-plus:
global-config:
db-config:
logic-delete-field: deleted # 全局逻辑删除字段名
logic-delete-value: 1 # 逻辑已删除值
logic-not-delete-value: 0 # 逻辑未删除值
注意:如何运用的全局配置,那么后续如果要更新deleted字段的值采用update方法是不可以的。
步骤 2: 在实体类中使用 @TableLogic
注解
在实体类中,对应数据库表的逻辑删除字段上添加 @TableLogic
注解
import com.baomidou.mybatisplus.annotation.TableLogic;
public class User {
// 其他字段...
@TableLogic
private Integer deleted;
}
三、Mybatis-Plus注解之逻辑删除
//value代表logic-not-delete-value: 0 -逻辑未删除值(展示状态下的字段值)
//delval代表logic-delete-value: 1 -逻辑已删除值(不展示状态下的字段值)
@TableLogic(value = "1", delval = "0")
private Integer deleted;
四、常见问题解答
注意事项
- 逻辑删除的本质:逻辑删除的效果应等同于物理删除,其目的是为了保留数据,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
- 业务需求考量:如果业务中仍需频繁查询这些“已删除”的数据,应考虑是否真正需要逻辑删除。或许,一个状态字段来控制数据的可见性更为合适。
1. 如何处理插入操作?
- 方法一:在数据库中为逻辑删除字段设置默认值。
- 方法二:在插入数据前手动设置逻辑删除字段的值。
- 方法三:使用 MyBatis-Plus 的自动填充功能。
2. 删除接口自动填充功能失效怎么办?
- 方法一:使用
deleteById
方法。 - 方法二:使用
update
方法,并使用UpdateWrapper.set(column, value)
。 - 方法三:使用
update
方法,并使用UpdateWrapper.setSql("column=value")
。 - 方法四:使用 Sql 注入器注入
com.baomidou.mybatisplus.extension.injector.methods.LogicDeleteByIdWithFill
并使用(3.5.0版本已废弃,推荐使用deleteById)。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轻松地在 MyBatis-Plus 中实现逻辑删除功能,提高数据管理的灵活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