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接触Python的新手来说,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搭建稳定的开发环境。这篇文章会分操作系统讲清Python安装、IDE配置和虚拟环境创建,全程用简单步骤和指令,避免复杂操作,帮你快速开启Python之旅。
一、先搞懂:为什么要“正确搭建环境”?
很多新手一开始会忽略环境配置,直接下载安装后遇到“命令找不到”“版本冲突”等问题。其实环境搭建的核心目的就两个:
- 确保Python能正常运行,避免系统自带版本与安装版本冲突;
- 用虚拟环境隔离不同项目的依赖,比如A项目用Python 3.8,B项目用Python 3.11,互不干扰。
二、分操作系统安装Python(核心步骤)
1. Windows系统(以Windows 10/11为例)
-
Step 1:下载Python安装包
打开Python官网下载页,直接选“Download Python 3.x.x”(3.x.x为最新稳定版,比如3.12.0),建议选64位安装包(Windows x86-64 executable installer)。 -
Step 2:关键安装步骤
双击安装包,一定要勾选两个选项:
✅ “Add Python 3.x to PATH”(自动配置环境变量,避免后续手动操作);
✅ “Install launcher for all users”(可选,方便多版本切换)。
然后点“Install Now”,等待2-3分钟,出现“Setup was successful”就是安装完成。 -
Step 3: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按下Win+R
,输入cmd
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以下指令:python --version # 或 python -V
如果显示“Python 3.x.x”,说明安装成功;若提示“python不是内部命令”,大概率是没勾选“Add to PATH”,重新安装时勾选即可。
2. macOS系统(以macOS Ventura为例)
-
Step 1:注意!先检查系统自带Python
macOS默认自带Python 2.7(已过时),打开“终端”(Launchpad→其他→终端),输入python --version
,若显示“Python 2.7.x”,不用管,继续装Python 3。 -
Step 2:两种安装方式(选一种即可)
- 方式1:官网下载(简单)
去Python官网下载页,选“macOS 64-bit universal2 installer”,双击安装,全程点“继续”,最后点“安装”。 - 方式2:用Homebrew(适合后续装其他工具)
若没装Homebrew,先在终端输入:
安装完成后,再输入:/bin/bash -c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HEAD/install.sh)"
brew install python3
- 方式1:官网下载(简单)
-
Step 3:验证安装
在终端输入:python3 --version
显示“Python 3.x.x”即为成功(macOS需用
python3
指令调用新安装的版本,python
仍指向系统自带的2.7)。
3. Linux系统(以Ubuntu 22.04为例)
Linux大多自带Python 3,先验证:
打开终端,输入python3 --version
,若显示“Python 3.x.x”(3.8及以上即可),直接用;若版本过低或没有,按以下步骤装:
# 更新软件源
sudo apt update
# 安装Python 3
sudo apt install python3 python3-pip
# 验证
python3 --version
pip3 --version # pip是Python的包管理工具,也需要验证
三、选一个趁手的IDE(推荐2款主流工具)
IDE(集成开发环境)能帮你写代码更高效,新手选这两款就够了:
1. VS Code(轻量、免费,适合入门)
-
Step 1:下载安装
去VS Code官网,按系统选对应版本,正常安装。 -
Step 2:装Python插件
打开VS Code,左边点“扩展”(图标像四个方块),搜索“Python”,选第一个由Microsoft开发的插件,点“安装”。 -
Step 3:简单配置
新建一个文件夹(比如“PythonProject”),用VS Code打开,新建文件命名为“test.py”,输入print("Hello Python")
,右上角点“运行”按钮,能输出“Hello Python”就配置好了。
2. PyCharm(功能全,适合后续复杂项目)
- 新手选“PyCharm Community Edition”(社区版,免费),去官网下载对应系统版本。
- 安装时勾选“Create Desktop Shortcut”(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其他默认。
- 打开后,新建“Pure Python”项目,Location选刚才的“PythonProject”,Interpreter会自动识别已安装的Python,直接点“Create”,新建“test.py”运行测试即可。
四、最后一步:创建虚拟环境(避免依赖冲突)
虚拟环境是每个Python项目的“独立小环境”,以VS Code和终端为例,步骤如下:
1. 用Python自带的venv(简单,无需额外装工具)
-
Step 1:进入项目文件夹
打开终端/命令提示符,用cd
指令进入刚才建的“PythonProject”(比如Windows:cd C:\Users\你的用户名\PythonProject
;macOS/Linux:cd ~/PythonProject
)。 -
Step 2:创建虚拟环境
输入指令(“venv”是虚拟环境的名字,可自定义):# Windows/macOS/Linux通用 python -m venv venv # Windows用python,macOS/Linux用python3
执行后,项目文件夹里会多一个“venv”文件夹,就是虚拟环境。
-
Step 3:激活虚拟环境
- Windows(命令提示符):
venv\Scripts\activate.bat
- Windows(PowerShell):
.\venv\Scripts\Activate.ps1
- macOS/Linux:
source venv/bin/activate
激活后,终端前面会多“(venv)”,说明当前在虚拟环境里,后续装包、运行代码都用这个环境。
- Windows(命令提示符):
-
Step 4:退出虚拟环境(可选)
输入deactivate
即可退出。
五、测试:写第一个Python程序
激活虚拟环境后,在VS Code里打开“test.py”,输入:
print("Hello World!")
点击运行,能正常输出,就说明整个环境没问题了!
总结
环境搭建就这四步:装Python→选IDE→建虚拟环境→写测试程序,新手不用追求“完美配置”,先能正常运行代码最重要。下一篇我们会讲Python的变量、数据类型,帮你正式入门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