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实现七大排序算法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种,也称缩小增量排序,是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

该方法因 DL.Shell 于 1959 年提出而得名。 希尔排序是把记录按下标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排序;随着增量逐渐减少,每组包含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当增量减至 1 时,整个文件恰被分成一组,算法便终止。

代码实现

-- coding: UTF-8 --

def shell_sort(lists):

希尔排序 时间复杂度是 O(n log n)

count = len(lists)

step = 2

group = int(count / step)

while group > 0:

for i in range(0, group):

j = i + group

while j < count:

k = j - group

key = lists[j]

while k >= 0:

if lists[k] > key:

lists[k + group] = lists[k]

lists[k] = key

k -= group

j += group

group = int(group / step)

return lists

if name == “main”:

test = [2, 5, 4, 6, 7, 3, 2]

print(shell_sort(test))

冒泡排序


描述

时间复杂度是 O(n²), 是稳定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代码实现

-- coding: UTF-8 --

def bubble_sort(lists):

冒泡排序 时间复杂度是 O(n²)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0, count - 1):

for j in range(0, count - i - 1):

if lists[j] > lists[j + 1]:

lists[j], lists[j + 1] = lists[j + 1], lists[j]

return lists

if name == “main”:

test = [2, 5, 4, 6, 7, 3, 2]

print(bubble_sort(test))

快速排序


描述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log n), 是不稳定排序算法。

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代码实现

-- coding: UTF-8 --

def quick_sort(lists, left, right):

快速排序 时间复杂度是 O(n log n)

if left >= right:

return lists

key = lists[left]

low = left

high = right

while left < right:

while left < right and lists[right] >= key:

right -= 1

lists[left] = lists[right]

while left < right and lists[left] <= key:

left += 1

lists[right] = lists[left]

lists[right] = key

quick_sort(lists, low, left - 1)

quick_sort(lists, left + 1, high)

return lists

if name == “main”:

test = [2, 5, 4, 6, 7, 3, 2]

print(quick_sort(test, 0, len(test) - 1))

直接选择排序


描述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O(n²), 是不稳定排序算法。

基本思想:第 1 趟,在待排序记录 r1 ~ r[n] 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 r1 交换;第 2 趟,在待排序记录 r2 ~ r[n] 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 r2 交换;以此类推,第 i 趟在待排序记录 r[i] ~ r[n] 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 r[i] 交换,使有序序列不断增长直到全部排序完毕。

代码实现

-- coding: UTF-8 --

def select_sort(lists):

选择排序 时间复杂度是 O(n²)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0, count):

min = i

for j in range(i + 1, count):

if lists[min] > lists[j]:

min = j

lists[min], lists[i] = lists[i], lists[min]

return lists

if name == “main”:

test = [2, 5, 4, 6, 7, 3, 2]

print(select_sort(test))

堆排序


描述

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log n), 是不稳定排序算法。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积树(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它是选择排序的一种。可以利用数组的特点快速定位指定索引的元素。堆分为大根堆和小根堆,是完全二叉树。大根堆的要求是每个节点的值都不大于其父节点的值,即 A[PARENT[i]] >= A[i]。在数组的非降序排序中,需要使用的就是大根堆,因为根据大根堆的要求可知,最大的值一定在堆顶。

代码实现

-- coding: UTF-8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def swap_param(lists, i, j):

lists[i], lists[j] = lists[j], lists[i]

return lists

def heap_adjust(lists, start, end):

temp = lists[start]

i = start

j = 2 * i

while j <= end:

if (j < end) and (lists[j] < lists[j + 1]):

j += 1

if temp < lists[j]:

lists[i] = lists[j]

i = j

j = 2 * i

else:

break

lists[i] = temp

def heap_sort(lists):

length = len(lists) - 1

first_sort_count = length / 2

for i in range(first_sort_count):

heap_adjust(lists, first_sort_count - i, length)

for i in range(length - 1):

lists = swap_param(lists, 1, length - i)

heap_adjust(lists, 1, length - i - 1)

return [lists[i] for i in range(1, len(lists))]

def main():

lists = deque([50, 16, 30, 10, 60, 90, 2, 80, 70])

lists.appendleft(0)

print heap_sort(lists)

if name == ‘main’:

main()

归并排序


描述

时间复杂度是 O(n log n), 是稳定排序算法。

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二路归并。

归并过程为:比较a[i]和a[j]的大小,若a[i]≤a[j],则将第一个有序表中的元素a[i]复制到r[k]中,并令i和k分别加上1;否则将第二个有序表中的元素a[j]复制到r[k]中,并令j和k分别加上1,如此循环下去,直到其中一个有序表取完,然后再将另一个有序表中剩余的元素复制到r中从下标k到下标t的单元。归并排序的算法我们通常用递归实现,先把待排序区间[s,t]以中点二分,接着把左边子区间排序,再把右边子区间排序,最后把左区间和右区间用一次归并操作合并成有序的区间[s,t]。

代码实现

-- coding: UTF-8 --

def merge_sort(lists):

归并排序 时间复杂度是 O(n log n)

if len(lists) <= 1:

return lists

num = int(len(lists) / 2)

left_lists = merge_sort(lists[:num])

right_lists = merge_sort(lists[num:])

return merge(left_lists, right_lists)

一、Python所有方向的学习路线

Python所有方向的技术点做的整理,形成各个领域的知识点汇总,它的用处就在于,你可以按照下面的知识点去找对应的学习资源,保证自己学得较为全面。

img
img

二、Python必备开发工具

工具都帮大家整理好了,安装就可直接上手!img

三、最新Python学习笔记

当我学到一定基础,有自己的理解能力的时候,会去阅读一些前辈整理的书籍或者手写的笔记资料,这些笔记详细记载了他们对一些技术点的理解,这些理解是比较独到,可以学到不一样的思路。

img

四、Python视频合集

观看全面零基础学习视频,看视频学习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果的方式,跟着视频中老师的思路,从基础到深入,还是很容易入门的。

img

五、实战案例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学会跟着视频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img

六、面试宝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历模板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需要这份系统化学习资料的朋友,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