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RAID磁盘阵列介绍
RAID(Redundant Arry of Independent),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储存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
常用的RAID阵列有: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等。
二、磁盘阵列详解
1. RAID 0 (条带化储存)
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
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如视频制作渲染、临时文件存储、游戏服务器等需要高速读写操作的应用场景)。
2. RAID 1 (镜像存储)
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
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
RAID 1主要应用于对数据安全性较高的场景(如企业数据库、金融应用等)。
3. RAID 5
N(N>=3)块盘组成阵列,一份数据产生N-1个条带,同时还有一份校验数据,共N份数据在N块盘上循环均衡存储。
N快盘同时读写,读写性能很高,但由于有校验机制的问题,写性能相对不高。
(N-1)/N磁盘利用率。
可靠性高,允许坏1块盘,不影响所有数据
RAID5通常应用于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数据库系统、虚拟化存储等)、考虑成本效益的场景(如中小型企业存储等)或扩展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4. RAID 6
N(N>=4)块盘组成阵列,(N-2)/N磁盘利用率。
与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
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即使两款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
相对于RAID 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较差
RAID 6通常应用于需要高数据安全性的场景(如大型数据中心、高速网络存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