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损耗与复介电常数:
除了铜箔本身由于趋肤效应和粗糙表面产生损耗外,构成板材的介质本身也会产生损耗,这种损耗主要和介质的极化有关。
带电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受到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和电场强度以及电荷大小有关。导电物质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形成电流。介质中的带电粒子被束缚在分子中,电场作用力仅仅会使其产生微观的位移,导致正负电荷沿电场方向规则排列,这种现象称为介质的“极化”。分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如果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称为非极性分子,如果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称为极性分子。没有外加电场的情况下,物质并不表现出极性。
对于极性分子,当施加外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极性分子正负电荷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如图3-47所示,这种极化称为“取向极化”。为了扭转分子的“取向”,需要做功,因此消耗了一部分能量。当外加电场不断变化时,电场不断“拖动”分子改变其“取向”,不断消耗能量,产生介质损耗。
对于非极性分子,当施加外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负电荷沿电场方向发生位移,负电荷沿反方向发生位移,正负电荷的中心不再重合,变成有极性的分子,如图3-48所示,这种极化称为“位移极化”。使电荷产生位移也需要做功,因此也会消耗能量。当外加电场不断变化时,电场不断“拉动”分子内电荷使其产生位移,不断消耗能量,因而也产生介质损耗。
除了这两种极化消耗能量,造成介质损耗外,介质中也有少量自由移动的电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形成极小的漏电流。对于漏电流,介质就像是一个电阻。但是通常情况下漏电流非常小,由此产生的损耗远小于介质极化产生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