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中电子的速度:
信号在传输线上的传播速度有多快?你是否会错误地以为传输线中信号的传输速度取决于导体中电子的速度?如果有了这样的错误认识,就会认为减小互连的电阻可以提高信号的传播速度。实际上,在常见的铜导线中,电子速度低于信号速度的 100 亿分之一。
要估算铜导线中电子的速度是很容易的。假设有一条18号圆导线,直径为1mm,流过的电流为1A。如图7.5所示,根据每秒通过横截面的电子数、导线中的电子密度和导线的横截面积,就能计算出导线中电子的速度。导线中的电流为
从上式可以导出计算电子速度的公式:
其中,I表示导线中流过的电流(单位为A), 表示某时间段内流过的电量(单位为C,库仑),
表示某时间段(单位为s),q表示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x
C),n表示自由电子的密度(单位为#/
),A 表示导线的横截面积(单位为
),v表示导线中电子的速度(单位为 m/s)。
每个铜原子能提供两个在导体中运动的自由电子,铜原子之间的距离为1nm,这样就能计算出自由电子的密度
对于直径为1mm的导线,横截面积A≈m²。代入这些数据,并在导线上通过1 A的电流,就能估算出导线中的电子速度约为
提示 :电子的运动速度约为1 cm/s,这相当于蚂蚁在地上爬的速度。
从上面的简单分析可知,与空气中的光速相比,导线中电子的运动速度简直微不足道,所以导线中电子的速度与信号的速度没有任何关系。同理,由分析可知,导线的电阻对传输线上信号的传播速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只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互连的电阻才会影响信号的传播速度,并且这个影响非常微小。低电阻并不意味着信号的速度就快,必须纠正这个错误的观念。
但是,如何才能将信号的速度与导线中电子的速度协调一致呢?为什么信号从导线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比电子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时间短得多?答案就体现在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假设有一个装满弹珠的管子,我们在这一端推动一个弹珠,则会有另一个弹珠几乎同时从另一端出去。注意,一颗弹珠对下一颗弹珠的作用,即这种弹珠之间的作用力,其传播速度要比弹珠实际运动的速度快得多。
一列火车在十字路口先停下后再启动时,车厢之间的连接处拖动列车的速度要比车头向前涌动的速度快得多。同理,当导线中的一个电子受电源的作用而出现微动时,与它相邻电子之间的关系也受电场的作用而发生微动。电场中的这类扭结以电场变化的速度——光速,传播到下一个电子。
当导线一端的一个电子移动时,电场中的这种扭结就传播到下一个电子,该电子再移动,电场为下一个电子再创建一个扭结,这样向下形成一条链接,直到导线另一端出现最终的电子移出。不是电子本身的运动速度,而是电场所主导电子之间相互扭结的速度,决定着信号传播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