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按照规定格式打印杨辉三角
考点:二维数组,循环
思考过程:1.用循环将杨辉三角拆分——打印它的每一行
2.每一行由前置空格和数字组成,考虑嵌套循环分别打印空格和数字
3.数字的构建——可以想到二维数组存放,数字的形成,先把两边的数字赋值为1,中间的数字可以由上一行两个数相加得到
一 ,开始完成代码,先完成大致框架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 10 // 这里限制了高度的上限,可以进行更改,但要注意int类型的范围
// 建立二维数组并填充杨辉三角的值
void setnum(int h, int arr[MAX][MAX]);
// 打印杨辉三角,包括空格对齐
void printpascals(int h, int arr[MAX][MAX]);
int main() {
int h;
int arr[MAX][MAX] = { 0 };
while (1) {
printf("请输入杨辉三角的高 ", MAX);
scanf("%d", &h);
if (h > 0 && h <= MAX) {
break; // 输入有效,跳出循环
}
else {
printf("输入无效,请重新输入\n");
}
}
setnum(h, arr); // 调用函数设置杨辉三角的值
printpascals(h, arr); // 调用函数打印杨辉三角
return 0;
}
这里宏定义了一个max=10,设置一个上限,后面代码中遇到时,预处理器会将max被替换为10,当然这里可以进行更改,但需要注意代码中数组类型为int,在后面的计算中是否会超过int类型的范围,如果想打印更高的杨辉三角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将数组的类型改为long long
2.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治标不治本,因为整型总有范围,所以可以改用字符类型来存储,则可完美避免这个问题
二,完善函数
1.填充二维数组
void setnum(int h, int arr[MAX][MAX]) {
for (int i = 0; i < h; i++) {
arr[i][0] = 1;
arr[i][i] = 1; // 每行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字赋值为1
for (int j = 1; j < i; j++) {
arr[i][j] = arr[i - 1][j] + arr[i - 1][j - 1]; // 每行中间的数字等于前一行两个数字的和
}
}
}
2.打印(包括空格和数字)
void printpascals(int h, int arr[MAX][MAX]) {
for (int i = 0; i < h; i++) {
// 打印前面的空格,使每行居中对齐
for (int j = 0; j < MAX - i - 1; j++) {
printf(" ");
}
// 打印杨辉三角的值
for (int k = 0; k <= i; k++) {
printf("%d ", arr[i][k]);
}
printf("\n"); // 每行打印完成后打印换行
}
}
1.将它分行打印,写入一个循环
2.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再写量个并列的循环分别用来打印空格和数字
3.在每一行最后打印换行
注意:这里循环的次数为易错点,需要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