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正成为AI时代算力需求最集中的用户群、科研成果转化最活跃的生态源、以及下一代AI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阵地。如何满足教学与科研对高性能算力的灵活调度、如何推进课程与平台的深度融合、如何搭建科研落地与人才联动机制,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6月中旬,北电云团队走进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围绕“高校智算平台共建”开展深入交流。北电云聚焦GPU资源池调度、AI开发工具链支持、教学科研融合应用场景等议题,与多所高校的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展开细致探讨,推动平台服务从“技术连接”走向“能力共建”。
Part.01
聚焦AI训练落地,中山大学提出平台长期协同模型
在与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人机物智能融合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的交流中,平台团队了解到,当前实验室训练任务对高端训练加速卡资源依赖度持续上升,但受限于成本、电力与调度机制,校内外算力使用仍存在诸多障碍。学院希望借助北电云高性价比、灵活调用的一站式AI开发环境,缓解训练高峰期资源紧张问题,并在教学任务、项目实训等方面逐步建立长期协同机制。
Part.02
科研—教学双场景并重,华南理工强调平台体验与国产生态适配
在本次走进华南理工大学的交流中,北电云团队重点拜访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模型部署需求、平台适配能力及校企联合培养展开深入探讨。学院依托“大数据与计算智能粤港联合创新平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向成果丰富,积极推动科研技术向产业应用转化。
交流中,学院团队指出,当前实验室模型开发已呈现“推理为主、训练为辅”的趋势,对平台的资源稳定性与功能集成度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关注其在国产算力生态下的兼容性与长期可用性。同时,聚焦“元黑箱优化(MetaBBO)”的MetaEvolution研究团队,也展现出与北电云在技术路线上的高度契合。该团队致力于通过元学习和神经网络构建通用算法优化框架,实现从人工算法设计向自动化生成的跃迁。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ICML、NeurIPS、ICLR等国际顶级会议,正在形成可推广的优化理论与工具链。未来,MetaEvolution团队计划将其优化框架部署至北电云,结合平台“算-网-数-模”一体化能力,实现从算法到算力的高效协同,探索在真实科研环境下的快速迭代与部署机制。同时,学院也提出通过共建实训项目、开放长期账号等合作方式,推动校企在科研验证、平台共建、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Part.03
面向安全与实训,暨南大学关注垂直领域能力与推广机制
在与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交流中,学院聚焦两个合作重点:一是围绕大模型训练需求,探索算力平台在任务对接、技术支撑与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能力;二是进一步探讨可信环境下的课题运行机制、平台推广模式及资源配置逻辑。未来,双方将重点在网络空间安全、AI大模型安全、漏洞及威胁、网络智能攻防、工业互联网安全等方面展开合作。学院也期待平台不仅具备技术能力,更能作为“教育行业落地工具”,有效支撑高质量教学实训与科研转化。
Part.04
从课程融合到联合共研,广东工业大学重视平台在教学一线的角色
在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交流中,双方围绕科研中的算力调度优化、教学实训中的平台适配需求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院指出,当前部分自建GPU资源分散,缺乏统一管理与调度机制,影响了科研效率和教学成效。同时,在课程实训和项目实践中,急需具备良好操作性和教学友好性的国产AI平台,以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实战能力。
学院对平台在高校多元场景中的落地能力表示高度关注,建议通过学生账号支持、虚拟机配置、课程嵌入等方式推动教学与平台深度融合。在科研层面,学院表达了对平台调度算法联合研发的浓厚兴趣,期待参与资源池化、调度优化、用户体验改进等方向的技术共建,提升平台在教学科研中的适配性与实用性。双方初步达成“试用先行、项目共研、教学融合、成果转化”的合作思路,未来将重点推进联合实验室建设、实训任务协同落地及成果转化机制探索,加快国产智算平台在高校场景的推广应用。
Part.05
算力托管与真实场景结合,东莞理工强调SaaS化部署支持
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及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则提出,以医疗图像处理与AI算法训练为核心的多个项目正在推进SaaS系统开发,对平台在大内存优化、权限管理、数据不出域支持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学院希望平台可作为可信算力托管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实训支撑,为项目提供安全、合规、可落地的环境,也为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商业转化打通实际路径。
北电云:成为下一代AI人才与高校创新的基础设施
此次五所高校的实地交流,既反映了当前高校对高性能算力、教学融合工具、科研协同机制的真实需求,也促成了北电云产品在多场景下的快速优化。作为北方算网打造的新一代AI开发平台,北电云支持模型训练、推理部署、数据调度、工具调用与私有化部署全链条任务,具备弹性算力资源池、高效操作系统、良好用户体验与强大合规能力。
未来,北电云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战略协同,围绕“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科研双融合”“AI人才共培养”等目标展开联合创新,构建高校智算平台合作的可复制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