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区分一下函数指针和指针函数,说的是指向函数的指针后者说的是一类返回值为函数
指针函数
返回值为指针的函数就是指针函数
形式:类型名 *函数名(参数表列)
例:
如图所示,在此只是展示了形式,实际上这个函数编写是有警告的,在于return,因为此时i具有局部作用域和动态生存期,函数返回时,i的空间会被销毁,于是,这类指针函数,坚决不能返回局部变量的地址,当然,如果将i前加上static,那么就可以返回
strcpy
如图,真实的strcpy函数是指针函数,返回的是指针,这样可以避免puts函数的形参不一致,因为puts()函数形参是char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真正的、完整的strcpy函数
那么就诞生了一个问题,strcpy函数的两个形参,一个可变一个不可变,那如果上传同一个实参会怎么样呢?程序正常运行,因为在拷贝过程中,实参相当于不变,所以不会报错
strcat
值得注意的是,会输出BCDHello, 这是因为向strcat传参时以s[1]传参,同样以是以s[1]为首元素dest输出
和strcpy一样,strcat也诞生了同样的问题,那么会怎么样呢?如果按照图片上的strcat,会造成死循环,因为会不停地覆盖掉'\0',所以会一直运行下去直到填满栈区,然而真正的strcat函数会有防止这样操作的机制,即将自身拷贝一份新的出来,并用新的数组连接上
堆区空间
有时候,我们所需的内存空间超过了栈区的内存空间,我们就需要向堆区申请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堆区空间需要手动申请,并且在使用过后需要销毁,以下是可能用到的函数,其中需要引用头文件,即#include <stdlib.h>
malloc()
实参为申请空间的字节数,该函数会将申请到的空间的首字节地址返回,而该空间属于堆区,于是我们可以通过该函数来对堆区空间进行操作,例如拷贝字符串
+1是因为字符串末尾有'\0',如果不拷贝,那么申请到的堆区空间内自然就是随机数,需要注意的是,指针变量p在栈上, 内容则在堆上
刚才提到,在使用完堆区空间后我们要进行空间的销毁,而这个操作就需要用到free()函数
free()
参数是万能指针,通过什么地址申请的空间,就通过什么地址销毁空间,然后指针便变成了野指针,而为了避免野指针的出现,就要制空,即NULL
如果malloc函数没有成功申请到空间,free有也会返回空指针,而且free函数面对空指针也不会出错
注意:同一指针变量不能销毁两次
通过什么指针申请空间,就要通过什么指针销毁空间,不能进行运算
空间一定要销毁,如果不进行销毁,会造成内存泄漏
扩容
在进行部分操作时,有时会遇见内存空间不足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原来的内存空间进行扩容,以strcat为例
此时如果我们想将t连到s之后,原来s的空间过小会造成越界访问,所以要进行扩容,于是便申请了更大的空间,空间大小便是s和t的有效字符数加一,用指针q指向。对于p = q,如果没有上一步的销毁空间,会丢失p原本所指向的空间,也就无法销毁原来的空间,造成内存泄漏,所以必须先free(p),而后销毁q,并制空
relloc()
如果是malloc函数,扩容操作如上图所示太过繁琐,通过该函数可以精简化。该函数需要两个参数,第一个是原来空间的首字节地址,第二个是新开的空间大小,并且开好之后,把原来空间的内容复制到新空间后,释放原来的空间,所以上图操作可以转为p = realloc(p, strlen(p) + strlen(s) + 1); strcat(p ,s)
calloc()
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为申请的元素个数,第二个 参数为申请元素的字节数,效果可以和malloc()效果相同,如下
例题:先将1-10数字填入申请空间中,然后扩容到数字20
函数指针
指向函数的指针,保存一类函数的入口地址,可以降低程序的耦合性
形式:数据类型 (*指针变量名)(函数参数表列)
例:int (*p)(int , int );
p可以保存一类函数的地址,即参数表列为两个int型,并且返回值也是int型的函数的地址,不过此时p为野指针,如果想要指向某个具体函数,只需用函数名给其赋值即可,如下
由于p作为指针指向函数sub,所以*p便是函数sub,于是可以通过p来调用函数sub,如图所示,会输出给-10,并且可以通过更改函数名来更改p所指向的函数。不过事实上,完全可以只写p而不必写(*p),即可以完全将指针名作为函数名
需要注意的是,在给p赋值时括号可以省略,但是在定义时则不可以省略,因为此时编译器会以为在声明函数而不是定义指针
回调函数,当需要不同的要求时候,可以采用如此函数,例如
该函数可以根据数组元素关系调整顺序(了例如绝对值大小,三次方大小),而具体需要什么关系,就需要函数的使用者亲自编写,而编写者需要将所写的函数调用到该函数中,即int (*pfn)(int)
例题:输出数组内所有被3整除的数
#include <stdio.h>
int div3(int a)
{
if(a % 3 == 0)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void printfArray(int *a, int len, int (*p)(int))
{
int i = 0;
for(; i < len; ++i)
{
if(p(*(a + i)))
{
printf("%d\n", *(a + i));
}
}
}
int main()
{
int a[] = {0,1,2,3,4,5,6,7,8,9,10};
int len = sizeof(a) / sizeof(a[0]);
printfArray(a, len, div3);
}
qsort()
需要包含头文件#include <stdlib.h>,参数分别是,数组首元素地址,数组内元素个数,一个元素占的字节数,函数的指针(用来说明元素以什么样的大小关系)
指针的指针(二级指针)
显而易见,该类指针是指向指针的,由于指针也占用了内存空间,所以指针也会有地址,那么就可以指向这个地址
形式:数据类型 **变量名,其中第一个*属于基类型, 第二个*是类型说明符,
例:int **p; p为保存指向整型变量指针的地址
例题: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系统崩溃,之前的整型函数时说到过,函数为值传递,所以此时s也是值传递,导致s为野指针,所以如果想要输出Hello,函数的形参应该是char **p,实参为&s,内容为*p=malloc(100)
指针数组
形式:类型名 *数组名[数组长度]
例:char *s[] = {"Hi","Yes","NO"} s[i]分别保存了三个字符串的地址,而不是字符串本身,同样可以通过puts()输出
指针数组作为函数参数,形参是指向指针的指针
遍历
逆序
对于另外一种, 则会崩溃,因为这种修改的是指针指向字符串的字符串,而上一种修改的是指针指向字符串的指向,由于字符串是保存在字符串常量区无法更改,所以系统会崩溃
求最大值
交换元素
选择排序
int main()
平常的int main(),括号内都不写,但是标准的主函数应该是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其形参可以对照遍历,可以理解为argv为字符型指针的数组,有argc个元素,指向的内容为终端输入,可以作用于操作系统基本操作中的选项,例如
总结
数据类型
指针运算
(1)指针与指针之间只能做减法运算
(2) 指针变量加(减)一个整数,是将该变量指向的地址偏移一个基类型
(3)指针变量的赋值
(4)指针变量可以有空值,即不指向任何地址,例int *p = NULL
void类型
万能指针,通常用于强制类型转换,用来指向抽象类型的数据,可以被任何类型指针赋值,但是不可以赋给其他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