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家长群秒回消息,却错过了孩子的睡前故事​

凌晨一点,张老师的手机屏幕还亮着。她刚在家长群里回复完最后一条关于 “明天是否穿校服” 的疑问,转身就看见儿子蜷缩在床头,怀里紧紧抱着那本没讲完的《小王子》,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错过睡前故事了。作为三年级班主任,她的手机从不离身 —— 早上七点半刚到校,就有家长发来孩子发烧的照片;课间操刚结束,群里弹出 “孩子的水杯找不到了” 的紧急求助;晚上批改作业时,总有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从 “课文背诵要录视频吗” 到 “明天的口算题是什么”,她练就了三十秒内必回复的本领,却唯独对儿子的 “妈妈,今天能讲两页吗” 越来越敷衍。

上周三的家长开放日,她在教室门口迎接了 38 位家长,耐心解答了 27 个关于课堂表现的问题,甚至帮一位奶奶调试好了手机拍照功能。可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才发现儿子把自己的画贴满了客厅 —— 每张画上的妈妈都长着两个脑袋,一个在讲课,一个在看手机。“老师妈妈,这样你就能同时陪学生和我了。” 孩子仰着小脸说的话,像根细针,轻轻刺在她心上。​

最让她愧疚的是上个月的家长会。结束后已经晚上八点,她在办公室整理反馈表时,看到儿子的班主任发来消息:“孩子今天在课堂上画了很多小对话框,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想让妈妈的手机休息一会儿’。” 那一刻,她突然发现自己能准确记住班里每个孩子的过敏史,却忘了儿子上周刚换了乳牙;能背出 38 个家长的电话号码,却记不清丈夫说过几次 “你该去做个肩颈按摩了”。​

其实张老师不是没想过 “晚点回复”。但每次看到群里弹出 “张老师在吗”,总会条件反射般地拿起手机 —— 她见过家长因为没及时收到回复而焦虑,也经历过因消息延迟引发的误会。有次她带女儿去医院,两个小时没看手机,群里已经累积了 56 条消息,其中 23 条在互相询问 “老师是不是生气了”,还有人私下发来 “是不是我家孩子犯错了” 的忐忑。​

这种无形的压力像根橡皮筋,从晨光熹微拉到深夜星稀。她开始害怕手机铃声,却又不得不时刻关注;她羡慕那些能准时下班的朋友,却在家长说 “张老师真是负责任” 时,把到了嘴边的 “我也想早点回家” 咽了回去。​

直到那天批改作业时,儿子突然凑过来说:“妈妈,你们班的家长为什么总有那么多问题呀?我们老师只在放学后发一条通知,然后就不见了。” 她愣住了 —— 原来真的有老师能在工作与生活间找到平衡。​

后来她才知道,那位老师用了极简的沟通方式:重要通知统一在固定时间发布,重复问题整理成文档置顶,就连发布成绩都用了最省心的办法 —— 通过 “小二查成绩” 生成专属查询链接,家长输入密码就能看到自家孩子的分数,既保护了隐私,又避免了群里的刷屏追问。没有复杂功能,不用分析数据,却帮她从 “逐条回复成绩” 的漩涡里挣脱出来,每天多出了整整一个小时的亲子时间。​

新学期快到了,或许我们都该学着给工作做减法,把省下来的时间留给床头的故事书,留给那些不该被错过的温柔瞬间。毕竟,我们首先是自己,是父母,然后才是老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