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寿司师傅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87、从叛徒追踪方案中提取群签名的深入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从叛徒追踪方案中提取群签名的技术与方法,重点探讨了“对偶”群签名方案和基于可追踪码的群签名方案的设计原理、安全性分析以及实际应用考量。文章涵盖了签名知识证明基础、免责性实现策略、方案对比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为密码学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25 10:48:04 · 11 阅读 · 0 评论 -
86、从叛徒追踪方案中提取群签名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公钥叛徒追踪方案中提取群签名,重点分析了群签名的模型、正确性和安全性定义,并讨论了基于Boneh-Franklin公钥叛徒追踪方案构建群签名的“对偶”方法。文章涵盖了离散对数表示、可恢复知识证明等关键技术,并通过流程图和对比表格展示了不同设计方案的特点。该研究为群签名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原创 2025-07-24 12:45:21 · 14 阅读 · 0 评论 -
85、动态群组签名与叛徒追踪方案的创新设计
本文探讨了动态群组签名与叛徒追踪方案的创新设计。动态群组签名分为部分动态和完全动态两种类型,分别支持成员加入或离开操作,并通过前向安全技术解决签名时间早于成员加入时间的问题。同时,文章分析了不诚实群组管理者的应对策略,提出了通过认证加密方案实现公开验证的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如何从公钥叛徒追踪方案中提取群组签名,并采用可追溯码优化签名大小。这些创新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与效率,为密码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23 11:13:58 · 10 阅读 · 0 评论 -
84、深入解析群组签名方案的安全性与构建
本文深入解析了群组签名方案的安全性与构建方法。文章介绍了群组签名方案的基础概念、语法结构以及关键的安全性要求,包括完全匿名性和完全可追溯性,并通过实验形式化了这些安全属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群组签名与其他安全概念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基于数字签名、公钥加密和非交互零知识证明的构建方案。最后,分析了方案的安全性保障及其在电子投票、匿名通信和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22 10:29:32 · 16 阅读 · 0 评论 -
83、环上高效多方计算与群签名基础研究
本文深入探讨了环上高效多方计算与群签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在环上多方计算部分,详细分析了分支程序的安全计算、算术公式的矩阵转化表示以及安全计算最大值函数的协议设计,展示了其在通信复杂度优化和隐私保护方面的优势。在群签名研究方面,提出了全匿名性和全可追溯性的强安全定义,并基于陷门置换构造了满足这些定义的群签名方案,为群签名的安全性提供了统一的形式化基础。文章还讨论了这两项技术的应用前景、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涵盖了从分布式计算到电子投票等多个实际应用场景。原创 2025-07-21 10:24:34 · 8 阅读 · 0 评论 -
82、高效环上多方计算:原理与协议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环上的多方计算(MPC)原理与相关协议,涵盖基础理论、安全策略及优化方法。从环上MPC的数学基础出发,解析了应对主动敌手的安全机制,并重点讨论了阈值黑盒MPC的实现方式。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常数轮协议的设计思路,尤其是基于随机化多项式和分支程序的高效计算方法。通过正确性与隐私性证明,展示了分支程序在MPC中的安全应用,并针对小宽度分支程序提出了优化策略。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在复杂度优化、安全性增强和应用拓展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7-20 10:37:14 · 9 阅读 · 0 评论 -
81、高效多方环上计算:突破传统限制
本文研究了在任意有限环上实现无条件安全的多方计算(MPC)协议,突破了传统MPC在有限域上的限制。通过引入乘法跨度程序及相关技术,提出了对主动敌手具有完美安全性的协议,并在常数轮设置下实现了可行性扩展和效率提升。研究为多方计算在金融、医疗等隐私敏感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方案。原创 2025-07-19 16:14:19 · 7 阅读 · 0 评论 -
80、多方计算中的可模拟抛硬币协议与多方计算协议
本文探讨了多方计算中的可模拟抛硬币协议及其应用。详细介绍了模拟器的构建方法、从调度证明到可模拟抛硬币协议的设计,以及如何实现常数轮数的可模拟抛硬币协议。同时,讨论了如何利用可模拟抛硬币协议实现多方计算协议,并在不同对手模型下确保安全性。文章涵盖了 Lindell 的模拟技术、Barak 协议的扩展以及多方计算协议的组合安全性证明,为多方计算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工具。原创 2025-07-18 11:56:56 · 8 阅读 · 0 评论 -
79、多数不诚实方下多方计算的轮次效率
本文探讨了在多数参与方可能不诚实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实现安全多方计算。重点介绍了可模拟抛硬币协议的设计与实现,分别讨论了轮次复杂度为 O(log n) 和 O(1) 的协议方案。通过 Chor-Rabin 调度策略和满足特定属性的零知识知识论证(ZKAK),实现了低轮次复杂度的可模拟抛硬币协议,从而为构建高效安全的多方计算协议奠定了基础。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在不同密码学假设下,如何利用非黑盒模拟技术实现常数轮次的抛硬币协议。最后,文章总结了这些技术在多方计算中的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7 15:13:00 · 6 阅读 · 0 评论 -
78、密钥协议与多方计算的新进展
本文探讨了信息安全领域中密钥协议和多方计算的最新进展。在密钥协议方面,深入分析了内在信息、约化内在信息与密钥率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其差距可以任意大,并构造了具有渐近约束信息的分布序列。同时,强调了内在信息作为信息形成下界的重要性。在多方计算方面,针对存在恶意多数方的场景,提出了两个改进的协议,分别实现了O(log n)和O(1)的轮次复杂度,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文章还探讨了密钥协议与多方计算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理论问题探索和实际应用拓展。原创 2025-07-16 16:20:45 · 10 阅读 · 0 评论 -
77、密钥协商中的新界限:形成与保密提取之间的差距
本文探讨了信息论密钥协商中的核心概念,包括从分布式信息中生成完全保密密钥的挑战,以及测量可提取秘密相关性的度量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度量——简化内在信息,并证明其作为密钥率上限的更强性能。通过分析渐近束缚信息现象,揭示了内在信息和密钥率之间的差距,为未来密钥协商协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原创 2025-07-15 14:23:34 · 6 阅读 · 0 评论 -
76、多轮Luby - Rackoff伪随机置换的安全性
本博客探讨了多轮Luby-Rackoff结构伪随机置换的安全性,重点分析了Feistel置换与均匀随机置换之间的不可区分性。通过引入随机自动机和单调条件,结合多个引理和推论,最终证明了主定理,表明随着轮数增加,攻击者需要接近信息论上界的查询次数才能区分Feistel置换和均匀随机置换。原创 2025-07-14 12:47:43 · 9 阅读 · 0 评论 -
74、密码认证密钥交换框架与多轮Luby - Rackoff伪随机置换的安全性
本文深入探讨了密码认证密钥交换框架与多轮Luby-Rackoff伪随机置换的安全性。首先分析了密码认证密钥交换中的强平滑性属性及其在Cramer-Shoup加密方案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其密钥生成、加密与解密过程,并证明了其CCA2安全性。接着研究了多轮Luby-Rackoff伪随机置换的构造方法及其安全性证明,展示了如何通过增加Feistel轮数来提升与均匀随机置换的不可区分性。最后,讨论了这两个领域在密码学中的联系与协同应用,包括密钥生成、加密增强和整体安全性提升。原创 2025-07-12 16:09:45 · 8 阅读 · 0 评论 -
73、基于密码的认证密钥交换框架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一种基于密码的认证密钥交换框架,重点介绍了平滑投影哈希函数的定义、构造及其在协议中的应用。文章对比了原始定义与放宽定义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了如何通过非交互式、不可延展的承诺方案实现安全的会话密钥生成。同时,分析了协议的安全性、性能优化方向以及基于N-剩余假设的具体构造方法。原创 2025-07-11 09:23:24 · 8 阅读 · 0 评论 -
72、基于密码的认证密钥交换框架解析
本文解析了一种基于密码的认证密钥交换框架,该框架结合了非交互非延展承诺、平滑投影哈希函数等密码学技术,在公共参考字符串模型下实现了高效且安全的密钥交换。框架不仅抽象并优化了KOY协议的设计,还通过多种困难假设(如DDH、二次剩余和N-剩余假设)实现了协议的实例化,兼顾了安全性与实用性。文章详细分析了协议的核心组件、工作流程以及在不同攻击场景下的安全保障机制,同时比较了不同假设下的性能特点,为密码认证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原创 2025-07-10 11:48:30 · 7 阅读 · 0 评论 -
71、可证明安全的阈值密码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种可证明安全的阈值密码认证密钥交换协议:Dist-KOY1 和 Dist-KOY2。这两种协议分别适用于高性能和高安全需求的场景,通过对比分析其效率、安全性及应用场景,为实际网络安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选择。原创 2025-07-09 11:29:55 · 7 阅读 · 0 评论 -
70、可证明安全的阈值密码认证密钥交换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可证明安全的阈值密码认证密钥交换技术,重点解析了分布式系统中保障通信安全的关键协议,包括KOY协议、VSS协议、Abe's Multiplication Protocol和Shared-Exp协议等。文章分析了这些协议的工作原理、安全性及实际应用场景,并讨论了未来优化方向和应对新安全威胁的策略,旨在帮助构建安全可靠的分布式通信系统。原创 2025-07-08 14:56:53 · 8 阅读 · 0 评论 -
69、密码认证与相关密钥攻击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密码认证协议与相关密钥攻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首先分析了相关密钥攻击对块密码的影响,指出即使某些密码方案在标准模型下安全,仍可能受到构造级攻击。随后重点介绍了两种新的阈值密码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它们将密码分散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中,提高了安全性,并在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协议的实现步骤、安全证明方法以及主动安全解决方案的应用,旨在为开发者提供高效、安全的密码认证方案。原创 2025-07-07 16:34:53 · 6 阅读 · 0 评论 -
68、相关密钥攻击的理论研究
本博文系统研究了相关密钥攻击(RKA)下分组密码的安全性,引入了如Perm(K, D)、相关密钥预言机等基础概念,并定义了prp-rka优势作为安全性度量。文章揭示了多种导致分组密码无法抵抗RKA的不可能结果,例如包含常量函数或特定置换集合的情况。通过引入RKD变换的输出不可预测性和碰撞抗性两个性质,为评估其安全性提供了量化指标。在香农模型下,证明了当RKD变换具备这些性质时,分组密码可以抵抗相关密钥攻击。此外,还将理论成果应用于可调整分组密码、单密钥CBC MAC等构造,验证了其安全性。最后,文章总结了研原创 2025-07-06 15:22:18 · 7 阅读 · 0 评论 -
67、相关密钥攻击的理论研究:RKA - PRPs、RKA - PRFs及应用
本文对相关密钥攻击(RKAs)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通过引入基于相关密钥导出(RKD)函数类的安全性定义,探讨了分组密码在RKAs下的安全性。分析了RKA-PRPs和RKA-PRFs的理论框架及其在密码协议中的应用,同时对常见构造如Feistel网络和DDH-based PRF在相关密钥攻击下的表现进行了评估。文章还指出了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和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分组密码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原创 2025-07-05 13:14:51 · 9 阅读 · 0 评论 -
66、基于辫群的公钥加密的密码分析
本文对基于辫群的公钥加密系统(BPKE)进行了深入的密码分析,重点研究如何从公开信息中恢复私钥,并评估不同参数对攻击效果的影响。文中详细分析了计算ρ_m(x)的时间复杂度、随机正辫的满秩概率等基础理论,并提出了两种改进的私钥恢复算法:无自我修正的算法1和有自我修正的算法2。通过实验对比Hughes算法与改进算法在不同参数下的运行时间和成功率,表明在特定参数下攻击能够高效恢复私钥。此外,文章还探讨了攻击条件与暴力攻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广义共轭问题(GCP)中的应用潜力。最终给出了针对辫群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建议和原创 2025-07-04 09:46:25 · 6 阅读 · 0 评论 -
65、密码签名与加密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了RDSA签名方案的安全性漏洞,并探讨了其改进版本RDSA2以及与GPS签名方案的对比。研究显示,RDSA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RDSA2通过扩大随机掩码参数k的范围提升了安全性,但代价是显著增加的计算复杂度。GPS签名方案则基于离散对数问题,在签名长度和计算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基于辫群的公钥加密方案BPKE,分析了其安全性依赖的P-BPKE问题,并探讨了利用Burau表示和改进算法求解该问题的方法。通过实验和改进算法的应用,部分参数下可以有效恢复BPKE的私钥,揭示了在实际原创 2025-07-03 12:53:10 · 7 阅读 · 0 评论 -
64、RDSA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与破解攻击
本文深入分析了RDSA签名方案在已知消息攻击下的安全性漏洞。研究表明,攻击者仅需少量有效签名即可在极短时间内恢复签名私钥,彻底破解该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RDSA的密钥生成、签名和验证过程,并探讨了其身份验证方案的缺陷,指出其不满足零知识属性,导致安全证明失效。通过LLL格基约简算法和Pollard的lambda方法,攻击者可逐步恢复私钥信息。实验结果显示,掌握10个已知消息的签名即可在4分钟内破解私钥。文章还对比了RDSA与GPS、DSA等其他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和性能,并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如增加模约简操作、原创 2025-07-02 13:37:46 · 7 阅读 · 0 评论 -
63、可证明安全性为何重要及相关签名方案分析
本文探讨了可证明安全性在密码学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多个签名方案的设计与安全性特点。重点包括RSA的修复证明与格式方案发展,ESIGN签名的计算效率与安全证明局限,以及RDSA和GPS方案在未知阶群中的应用与安全性对比。文章强调了谨慎设计密码方案与持续研究的重要性,并为实际应用中不同场景的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建议。原创 2025-07-01 13:06:28 · 9 阅读 · 0 评论 -
62、为什么可证明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密码学中可证明安全性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方案的发展背景、安全模型及其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通过研究RSA密码系统、OAEP填充方案及其改进版OAEP+的安全性,揭示了理论证明与实际安全性之间的差距,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综合评估密码方案的必要性。文章还介绍了不同攻击模型下的安全需求以及现代密码学方案如何通过形式化证明来增强安全性。原创 2025-06-30 14:35:57 · 8 阅读 · 0 评论 -
61、超立方格约化及GGH与NTRU签名分析
本博文探讨了超立方格约化问题与格区分问题之间的多项式时间归约关系,重点分析了超立方嵌入算法的构造过程及其与GGH和NTRU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关联。文中详细描述了嵌入算法的步骤,并提出了启发式实现格区分预言机(LDO)的方法,包括模块化测试、统计测试和向量收集策略。此外,博文还讨论了该研究在安全性和计算复杂度方面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例如LDO的可行性、分布式算法开发及特殊结构格问题的研究。最后,通过Theta系列等数学工具,建立了格不变量的理论基础,为格区分提供了统计依据。原创 2025-06-29 10:01:06 · 6 阅读 · 0 评论 -
60、超立方格约化与GGH和NTRU签名分析
本文围绕基于格的密码方案,重点分析了超立方格约化问题及其与GGH和NTRUSign签名方案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文章探讨了超立方格约化、Gram矩阵分解问题和整格嵌入问题之间的等价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格区分预言机的新算法,可有效解决Gram矩阵分解问题。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如何通过签名记录平均攻击恢复私钥,并将安全性问题归约为超立方格的约化问题。通过对格区分预言机的设计与分析,展示了对GGH和NTRUSign签名方案可能构成的安全威胁。原创 2025-06-28 09:30:21 · 7 阅读 · 0 评论 -
59、双线性映射下的聚合与可验证加密签名及相关签名方案解析
本文探讨了密码学中双线性映射下的聚合签名、可验证加密签名和环签名方案,以及超立方格约简问题与基于格的签名方案的关系。详细解析了相关算法构造与安全性分析,并总结了其应用场景与未来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27 12:00:10 · 8 阅读 · 0 评论 -
58、双线性映射下的聚合与可验证加密签名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基于双线性映射的聚合签名和可验证加密签名技术,探讨了其在密码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安全性。内容涵盖基础概念、方案构建、攻击防御、实际应用场景及性能分析,为保障数字签名的安全性和提升验证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6-26 13:23:40 · 6 阅读 · 0 评论 -
57、密码签名方案:安全与效率的权衡及新应用探索
本文探讨了密码签名方案在安全与效率之间的权衡,详细分析了传统签名方案与新签名方案在安全性、签名长度和运算效率方面的差异。同时,介绍了聚合签名、可验证加密签名和环签名等新型签名方案的构建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优势。文章还回顾了双线性映射和共迪菲-赫尔曼问题等关键概念,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开放方向,旨在推动数字签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原创 2025-06-25 15:59:15 · 6 阅读 · 0 评论 -
56、与迪菲 - 赫尔曼问题一样安全的签名方案
本文介绍了一种与计算迪菲-赫尔曼(CDH)问题紧密相关的签名方案——EDL签名方案。该方案通过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技术,将安全性紧密归约到CDH问题,避免了传统离散对数签名方案中因使用分叉引理导致的安全性降级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EDL方案的密钥生成、签名和验证算法,并分析了其在安全性和效率方面的优势。此外,还探讨了EDL方案在高安全性需求场景和资源受限场景中的应用潜力,以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24 16:22:21 · 5 阅读 · 0 评论 -
55、椭圆曲线上高效算术的改进算法与安全签名方案
本文探讨了椭圆曲线上高效算术的改进算法及其在安全签名方案中的应用。改进的椭圆曲线算法受Solinas算法启发,通过引入复数进位处理,提高了计算效率和通用性。同时,文章提出了一种与计算Diffie-Hellman(CDH)问题紧密相关的签名方案,该方案在随机预言模型中具有更强的安全性保障,并且效率与现有方案相当甚至更优。此外,文章还分析了φ-JSF在不同场景下的高效应用场景,如签名验证和点乘计算,并通过对比展示了新方案的优势。原创 2025-06-23 15:23:56 · 6 阅读 · 0 评论 -
54、椭圆曲线高效算术的改进算法
本文探讨了提升椭圆曲线标量乘法效率的多种算法,重点介绍了φ-展开、联合稀疏形式(JSF)以及φ-联合稀疏形式(φ-JSF)等方法。通过优化展开形式和结合自同态运算,显著减少了计算中的加法与加倍操作次数,提高了椭圆曲线密码系统(如ECDSA)的计算效率。文章还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复杂度,并提出了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建议,为椭圆曲线密码学的高效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6-22 11:45:28 · 7 阅读 · 0 评论 -
53、椭圆曲线相关攻击与算法优化研究
本博客围绕椭圆曲线相关的密码学攻击方法与算法优化展开研究。内容涵盖特征为2和3的椭圆曲线在离散对数问题中的安全性分析,复合数域下降对亏格的影响,以及GHS攻击在不同特征下的表现。同时,博客深入探讨了利用快速自同态的椭圆曲线高效算法,如广义基-φ展开和φ-JSF方法,并对各类算法的效率进行对比分析。此外,博客还提供了在不同曲线类型和计算需求下选择合适算法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06-21 15:20:32 · 7 阅读 · 0 评论 -
52、重温GHS攻击:理论、应用与拓展
本文深入探讨了GHS攻击的理论基础、核心问题及其在离散对数问题上的应用与拓展。文章分析了通过Weil下降和Artin-Schreier扩张将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下降到低亏格曲线的方法,并讨论了Frobenius自同构的扩展条件、亏格的计算以及映射下离散对数的保持性。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多种改进策略,如子域构造、迭代下降和从扩张域下降,并通过实例展示了不同参数选择对亏格和攻击效率的影响。最终通过流程图和表格对比了不同下降方式的亏格变化,揭示了GHS攻击的潜力与局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发。原创 2025-06-20 11:00:58 · 10 阅读 · 0 评论 -
51、椭圆曲线有限域上的点计数与GHS攻击的拓展
本文探讨了椭圆曲线在有限域上的点计数算法,包括Satoh算法和Mestre算法,详细分析了它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新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同时,文章拓展了GHS攻击,通过引入Artin-Schreier扩张,提高了可攻击椭圆曲线的数量,但也带来了新构造曲线离散对数问题求解复杂的挑战。研究对椭圆曲线密码学的安全性分析和算法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原创 2025-06-19 11:13:56 · 7 阅读 · 0 评论 -
50、有限域上椭圆曲线的点数计数算法
本文深入探讨了有限域上椭圆曲线点数计数的相关算法,重点研究了与p-进元素算术有关的多个核心问题,包括Z_q的表示方法、弗罗贝尼乌斯提升、p-进范数计算、广义阿廷-施赖埃尔方程的根计算以及提升算法等内容。文中详细分析了多项式基和高斯正规基的表示方法及其运算复杂度,并比较了不同算法在时间与空间复杂度上的优劣。此外,还介绍了SST算法和扩展牛顿算法在提升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收敛特性。通过全面的复杂度分析和应用场景探讨,为有限域上椭圆曲线点数计数的实现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6-18 12:56:36 · 9 阅读 · 0 评论 -
49、流密码代数攻击与椭圆曲线点数计算
本文探讨了流密码的代数攻击方法及其对密码设计的影响,并介绍了椭圆曲线点数计算的新算法及其在密码学中的应用。流密码代数攻击揭示了传统设计中的潜在漏洞,提出了改进的设计建议;而椭圆曲线点数计算的新算法在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上均优于现有方法,为高效安全的密码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原创 2025-06-17 13:39:01 · 7 阅读 · 0 评论 -
48、线性反馈流密码的代数攻击
本文深入探讨了线性反馈流密码的代数攻击方法,重点分析了基于低次布尔函数和倍数多项式的攻击场景(S1-S4),并以Toyocrypt和LILI-128为例展示了具体攻击过程。文章介绍了攻击的核心原理、方程生成与求解策略,并比较了线性化方法与XL方法的优劣。通过实际案例说明了代数攻击对流密码安全性的重要影响,为密码设计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原创 2025-06-16 15:00:34 · 7 阅读 · 0 评论 -
47、流密码攻击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流密码中的收缩生成器攻击和代数攻击技术。针对收缩生成器,分析了命中次数的近似计算、期望命中次数下限以及参数权衡问题,并通过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对于流密码的代数攻击,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降低方程次数大幅提升攻击效率,成功应用于Toyocrypt和LILI-128等密码的破解。文章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为流密码的设计与安全性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原创 2025-06-15 12:33:00 · 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