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是整篇论文的“第一印象”,而ChatGPT是帮你破冰的好搭档。
写论文的人几乎都会遇到一个尴尬时刻——引言难产。
背景要不要写很长?要不要一上来就讲研究问题?能不能直接上数据?
尤其是第一次写正式学术论文时,很多人发现引言和作文的“开头段”完全不是一回事。它不仅要交代背景,还要让评审相信你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我过去帮本科、硕士、博士同学改稿时,发现学境思源,一个共性问题:
-
要么引言太“虚”,背景泛泛而谈,像高中议论文开头;
-
要么引言太“硬”,直接把方法、结论塞进开头,完全没有铺垫。
其实,引言写不出来,一键生成论文初稿,不是因为你没材料,而是因为你没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切口”。
今天,我把自己在辅导论文时反复打磨的 8个 ChatGPT 提示词模板 分享出来,每一个都能帮你切换到不同的写作思路,acaids.com,让你不再对着空白页发呆。
🧠 为什么引言这么难写?
引言的功能不是单纯“开个头”,而是要完成三重任务:
-
让读者知道你在说什么(背景+领域)
-
让读者相信这件事值得研究(研究意义)
-
让读者明白你要研究的是什么(研究问题)
这三步逻辑,一旦用错顺序,读者就会觉得“信息很散”。
比如:
-
如果你一上来就抛结论,读者会问:“为什么要看你的研究?”
-
如果你一直在讲背景,读者会觉得:“那你到底研究什么?”
所以,引言必须有“骨架”。而ChatGPT,正好是一个搭骨架的好帮手。
📋 模板1:背景铺垫型
提示词:
“请根据以下主题,撰写一段学术引言,要求先从宏观背景切入,再缩小到具体研究领域,最后引出研究问题。主题:【你的研究主题】。”
使用场景:
-
涉及社会、经济、技术等大背景的选题
-
需要让读者先感知到“这件事很重要”
案例:
主题: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
ChatGPT 生成的结构:
-
宏观:全球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负担加重
-
缩小:AI 技术在图像识别、疾病预测中的突破
-
引出:AI 在临床诊断中的潜在价值与挑战
🎯 技巧:提前提供 2-3 个关键词给AI,比如“老龄化”“影像分析”“早期癌症诊断”,它会更精准。
📋 模板2:问题聚焦型
提示词:
“请为以下研究主题撰写引言,直接指出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或不足,并说明其重要性。主题:【你的研究主题】。”
使用场景:
-
评审对领域很熟,不需要你铺背景
-
高度专业、面向核心期刊
案例:
主题:深度学习在小样本训练中的性能瓶颈
-
核心问题:深度学习在小样本条件下泛化能力差
-
意义:医疗影像等领域数据稀缺,迫切需要解决
🎯 技巧:可以要求 ChatGPT 提供多个表述版本,选逻辑最顺的那一个。
📋 模板3:文献衔接型
提示词:
“请撰写一段学术引言,先引用近期相关文献的主要发现,再指出这些研究的局限性,并引出本研究的意义。主题:【你的研究主题】。”
使用场景:
-
核心期刊投稿
-
需要体现你对现有研究的熟悉程度
案例:
主题:城市交通拥堵预测模型
ChatGPT 可先引用近五年相关文献(可提前给文献摘要),再写:
-
已有模型多基于历史流量数据
-
局限性:未能充分结合实时事件信息
-
本研究的意义:引入多源数据融合,提高预测精度
🎯 技巧:可以先用 ChatGPT 总结文献,再用这个模板写引言,避免“文献直接搬运”。
📋 模板4:对比反差型
提示词:
“请撰写一段引言,从对比两个现象或观点的差异入手,引出研究问题。主题:【你的研究主题】。”
使用场景:
-
研究领域存在争议
-
想通过“冲突”吸引注意
案例:
主题: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学习效果对比
-
开头:引用两组对立研究结果
-
过渡:指出结论差异的原因尚未充分研究
-
引出:本研究将对关键变量进行系统分析
🎯 技巧:提前告诉AI这两个现象/观点是什么,减少跑题风险。
📋 模板5:数据引入型
提示词:
“请为以下主题撰写学术引言,要求开头引用真实数据或统计结果,引出研究问题。主题:【你的研究主题】。”
使用场景:
-
有权威数据可用
-
想用“事实”直接抓住读者
案例:
主题:空气污染与居民健康关系研究
-
开头:引用 WHO 空气质量报告数据
-
过渡:指出长期暴露的健康风险
-
引出:本研究在特定城市的实证分析
🎯 技巧:可以先让 ChatGPT 帮你找最新数据,再嵌入引言生成。
📋 模板6:场景代入型
提示词:
“请为以下主题撰写引言,用一个具体的场景描述作为开头,然后转入学术研究背景。主题:【你的研究主题】。”
使用场景:
-
社科、人文学科论文
-
想让引言更有代入感
案例:
主题: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
-
开头:描绘一个典型青少年刷短视频的场景
-
过渡:引出心理学对“自我认同”的研究背景
-
引出:本研究探讨社交媒体使用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
🎯 技巧:场景越具体,越能带入评审的阅读情绪。
📋 模板7:提问引导型
提示词:
“请为以下主题撰写引言,以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开头,再逐步解释该问题的重要性和本研究的切入点。主题:【你的研究主题】。”
使用场景:
-
研究主题有争议
-
想在答辩或开题报告中抓住听众注意
案例:
主题:AI生成内容是否会取代人类创意
-
开头提问:当所有创意都能被AI生成,人类创意还有独特性吗?
-
过渡:探讨创意的定义与AI的生成机制
-
引出:本研究聚焦AI创意的原创性与社会接受度
🎯 技巧:提问不要太宽泛,要能自然过渡到你的研究范围。
📋 模板8:混合框架型(推荐)
提示词:
“请为以下主题撰写引言,先用数据或现象引起兴趣,再用文献回顾铺垫背景,最后明确研究问题和意义。主题:【你的研究主题】。”
使用场景:
-
高质量论文
-
想让引言既有说服力又有信息量
案例:
主题: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
-
开头:引用IEA投资数据
-
铺垫:近十年相关研究成果及不足
-
引出:本研究对投资模式变化的实证分析
🎯 技巧:提前准备好数据点+关键文献,生成效果最佳。
✏️ 写在最后:让AI帮你搭骨架,人类来填血肉
无论你用哪一个模板,记住——AI的引言只是起点。
-
你需要加上真实的文献引用
-
你需要根据期刊或导师要求调整语气和长度
-
你需要用自己的语言让引言更“有温度”
如果你一直卡在引言,不妨今试试这8个模板,哪怕先生成一个初稿,后面修改都会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