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现代化的零碳园区指挥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不再是简单的能耗统计——“园区总碳排放:127.6吨,同比下降32%” 等实时数据清晰呈现。这背后,是一场关于“碳”的精准计量革命。
传统计量之困:看得见的大目标,算不清的小细节
实现“零碳”愿景,精准计量是基石。然而,传统碳排放核算常面临挑战:
滞后性: 依赖周期性人工填报与核查,数据获取往往滞后数周甚至数月,难以及时指导决策。
间接性难题: 范围二排放(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排放)依赖静态的“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无法体现园区实时用电对应的真实、动态的碳强度。
颗粒度不足: 难以精确追踪到具体车间、产线甚至设备的排放,优化管理缺乏“显微镜”。
破局关键:电碳表——让每一度电的“碳足迹”清晰可见
碳电表是一种新型的计量工具,它的出现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企业在电力使用中的碳排放。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实际电能消耗的计量数据,动态计算并按照使用条件、区域等因素更新电碳因子,也就是平均每度电所蕴含的碳排放量。这个数值是实时更新的,
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电力使用中的碳排放情况。碳电表的出现对于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了这些数据,企业就可以追踪产品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根据碳排放情况优化电源结构,制定更加绿色低碳的生产模式。
AEM96三相多功能碳电表,集成三相电力参数测量、分时电能计量及碳排放统计,根据不同使用工况的电碳折算因子集成碳结算功能,包含12组碳排放值及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它能够实时计算并给出企业生产用电带来的碳排放量,让碳排放像电能一样方便记录,配合安科瑞碳资产管理平台,大大简化企业的碳排放统计工作。
图1 AEM96三相多功能碳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