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构建的四要素
在发送测试序列之前,首先需要创建一个结构化的环境,将环境建立的核心要素拆解开来,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 单元组件的自闭性
- 回归创建
- 通信端口连接
- 顶层配置
二、单元组件的自闭性
自闭性指的是单元组件(例如uvm_agent或者uvm_env)自身可以成为独立行为、不依赖于其它并行的组件。举例来说,driver同sequencer之间,虽然driver需要获取sequencer的transaction item,但是它本身可以独立例化,而它们之间的通信也是基于TLM端对端的连接实现的。这种单元组件的自闭性为之后的组件复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各个子环境也可以独立集成于顶层环境,互相也不需要额外的通信连接。
三、回归创建
通过回归创建这种方式,上一级的组件在例化自身(执行new()函数)之后,会执行各个phase阶段,通过build_phase可以进一步创建子组件,而这些子组件也通过一样的过程去创建下一级组件。
回归创建之所以可以实现,这要依赖于自顶向下执行顺序的build_phase。通过build_phase这种结构化执行顺序可以保证父组件必先于子组件创建,而创建过程还包括:
- 在定义成员变量时赋予默认值,或者在new()函数赋予初始值。
- 结构配置变量用来决定组件的条件生成,例如uvm_agent依靠is_active变量来判断是否需要例化uvm_sequencer和uvm_driver。
- 模式配置变量用来决定各个子组件的工作模式。
- 子组件按照自顶向下、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生成。
四、通信端口连接
在完成了整个环境创建以后,各个组件会通过通信端口的连接进行数据通信,常见的端口通信用途包括:
- driver的端口连接到sequencer,并且对sequencer采取blocking pull的形式获取transaction item。
- mo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