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裸机:由硬件系统组成的机器,提供机器语言支持

OS:是硬件之上的第1层软件,管理和控制系统软硬件资源,屏蔽硬件细节,向上层软件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操作系统的接口:

A.命令行接口:OS向用户提供一组命令,用户通过键入命令操纵计算机。
B.图形用户接口:OS采用图形化的操作界面,用各种图标将系统的功能直观地表示出来。用户通过屏幕上的窗口和图标来使用计算机。
C.程序接口:系统调用方式,OS提供了一组系统调用,用户可在应用程序中通过调用相应的系统调用来操纵计算机。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系统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主要作用是管理和控制计算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提高他们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方便接口,便于用户使用。
OS性质:系统软件;
功能:管理资源;
目的:方便用户.

操作系统的作用(用户,资源管理、资源抽象):

  1. OS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OS是一个系统软件,因而这种接口是软件接口。
  2.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OS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是计算机系统的“管家”。系统中运行的多个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要求使用系统中的各种资源,OS就是资源的管理者和仲裁者,由它负责在各个程序之间调度和分配资源,保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3.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1)使用裸机必须掌握物理接口的实现细节,较困难。
    2)虚拟机:OS屏蔽了硬件的具体细节,使用方便。
    通常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或虚机器。
    3)输入输出:裸机覆盖上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用户便可利用它所提供的I/O命令,来进行数据输入和打印输出。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机器,功能更强。
    4)文件管理:文件管理软件,用户可利用文件存取命令,进行文件的存取。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是功能更强的虚机器。
    5)内存管理:内存+内存管理,形成内存很大的虚机器。

操作系统的目标:

  1. 方便性: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2. 有效性:提高系统资源(CPU等)的利用率,系统的吞吐量。
  3. 可扩充性:方便增添新的功能和模块。
  4. 开放性:兼容遵循购机标准所开发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互联。
    注意:方便性和有效性是OS最重要的两个目标,需要平衡。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1 未配置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1) 手工操作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由程序员将事先已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
2) 启动它们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启动计算机运行;
3) 当程序运行完毕并取走计算结果后,才让下一个用户上机。
4) 计算机操作是由用户采用人工操作方式直接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

人工操作方式的缺点:

用户独占全机资源
CPU等待人工操作
CPU和I/O设备串行工作

1.2.2 单道批处理系统(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 多个程序一起提交,系统按顺序一个个运行
• 操作系统雏形——监督程序
程序员首先将命令、程序和数据用汇编语言或FORTRAN语言写在纸上,然后用穿孔机制成卡片,最后将卡片交给操作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系统的主要特征: (1) 自动性; (2) 顺序性; (3) 单道性

1.2.3 多道批处理程序技术 (第三代晶体管)

  1. 后备队列: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排成一个队列;
  2. 作业调度程序:按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3. 批处理:用户提交的作业首先存放在外存,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从该队列中一次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业,装入内存执行。
  4. 多道:允许多个程序同时存在主存中,按照某种原则分派处理机,逐个执行程序。
  5. 处理机自动切换:当某个程序占用处理机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输入/输出语句,处理机切换到另一个程序执行 。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优缺点:

  1. 资源利用率高:
    并行性:程序之间、设备之间、设备与CPU之间。
  2. 增加系统吞吐量:
    在保持CPU、I/O设备不断忙碌的同时,也必然会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从而降低作业加工所需的费用。
  3. 平均周转时间长:
    作业排队依次进行执行,要等待。
  4. 无交互能力:
    提交作业后,直至作业完成,用户无法交互。

例题分析

设某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同时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运行,程序B后运行。
程序A的运行轨迹,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
程序B的运行轨迹,计算50ms,输入数据80ms,再计算100ms,结束。
1)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
2)两道程序有无等待现象?若有,在那段时间内等待?

解: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cpu在程序B输入数据的前50ms空闲等待;
2)A程序没有等待,B程序在等待50ms后才开始执行,在输入数据完成的20ms后才进行最终的计算。

多道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处理机管理(进程管理)
    •如何为内存中的多道程序分配处理机。
    •运行哪个程序?多长时间?
  2. 内存分配和保护问题
    • 程序必须装入内存才能运行。
    • 内存分配收回:按照算法为程序分配地址空间,程序运行完成后及时收回来。
    • 内存保护:保证每道程序都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互不干扰。
    • 内存扩充:借助于虚拟存储技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
  3. I/O设备分配问题:
    • 屏蔽硬件细节,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使外部设备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协调工作。
    • 如何分配I/O设备,以及如何收回。
  4. 文件的组织和管理问题(磁盘管理)
    • 实现按名存取(文件存取,文件共享,文件保护)
    文件存取:使每个用户对自己的文件进行访问。
    文件共享:提供某种手段,使文件可以同时为多个程序使用。
    文件保护:保护文件的合法应用。
  5. 用户与系统的接口问题

1.2.4 分时系统- Time Sharing System

  1.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联机终端,把CPU的运行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按时间片轮流把CPU分配给多个联机作业使用。
  2. 需求:人—机交互、共享主机、便于用户上机。
  3. 特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4. 分时系统的实质:在多道程序技术的基础之上,为多个用户配置一个联机终端 。

1.2.5 实时系统(Real Time System)

实时系统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实时系统的类型:

1)工业武器控制系统。
如:工业生产控制系统,飞机的自动驾驶,导弹制导系统。
2)信息查询系统。如:飞机或火车票订票系统。
3)多媒体系统。多媒体播放系统
4)嵌入式系统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四个基本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1. 并发(Concurrence)

并行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时刻却仅能有一道程序执行,微观上这些程序是分时交替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共享 (Sharing)
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由于资源属性的不同,进程对资源共享的方式也不同,有以下两种资源共享方式。
1)互斥共享方式:打印机、磁带机
临界资源或独占资源: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把这种资源共享方式称为互斥式共享。
计算机系统中的大多数物理设备,以及某些软件中所用的栈、变量和表格,都属于临界资源,它们要求被互斥地共享。
2)同时访问方式:磁盘
系统中还有另一类资源,允许在一段时间内由多个进程“同时”对它们进行访问。

3、虚拟(Virtual)

虚拟性:指将一个物理实体映射为多个逻辑实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物理实体:是物理存在;
逻辑实体:是虚的,是用户感觉上的东西。

虚拟处理机:利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把一台物理上的CPU虚拟为多台逻辑上的CPU。把用户所感觉到的CPU称为虚拟处理器.虽然只有一台处理机,但它能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使每个终端用户都认为是有一个CPU在专门为他服务。

虚拟存储器:可以通过虚拟存储器技术,将一台机器的物理存储器变为虚拟存储器,以便从逻辑上来扩充存储器的容量。此时,虽然物理内存如32MB, 但它可以运行比它大得多的用户程序(如128 MB)。我们把用户所感觉到的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

虚拟打印机:多个逻辑上的打印机

4、异步性

不确定性:由于资源等不可预知因素的限制,使进程的执行通常都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以“停停走走”的方式运行,即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

尽管如此,但只要运行环境相同,作业经多次运行,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结果。因此,异步运行方式是允许的,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 常用操作系统介绍

第一代:无结构的OS 第二代:模块化结构的OS
第三代:分层式结构的OS 第四代:微内核结构的OS

DOS和Windows
UNIX
LINUX
MAC OS

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A)对实时系统最重要
    A. 及时性
    B.交互性
    C.共享性
    D.运行效率

  2. 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和资源共享。
    A.多道程序设计
    B.中断处理
    C.程序并发执行
    D.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3. 现代OS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是由(D)的引入而导致的
    A.单道程序
    B.磁盘
    C.对象
    D.多道程序

  4.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界的请求必须给予及时相应的OS是(B)
    A.多用户分时系统
    B.实时系统
    C.批处理系统时间
    D.网络操作系统

  5. 如果分时操作系统的时间片一定,那么(B ),则响应时间越长。
    A.用户数越少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小
    D.内存越大

  6. (B )对多用户分时系统最重要
    A.实时性
    B.交互性
    C.共享性
    D.运行效率

  7. 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D)内处理来自外部的事件
    A.一个机器周期
    B.被控制对象规定时间
    C.周转时间
    D.时间片

  8. 应用程序在(A)系统上,相同的数据的条件下多次执行,所需要的时间是可能不同的
    A.多道批处理
    B.单道批处理
    C.单用户单任务

  9. (B)功能不是操作系统直接完成的功能
    A.管理计算机硬盘
    B.对程序进行编译
    C.实现虚拟存储器
    D.删除文件

  10. 以下哪个不能用于描述操作系统(D)
    A.使计算机方便使用
    B.可以管理计算机硬件
    C.控制应用软件的执行
    D.负责生成应用软件

  11. ( D)对多道批处理系统最重要
    A. 实时性
    B.交互性
    C.共享性
    D.运行效率

  12. 下面对OS不正确的描述是(D“ 系统态程序的集合”指的是内核 ,而不是指整个操作系统。)
    A. OS是系统资源管理程序
    B.OS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程序
    C.OS是其他软件的支撑程序
    D.OS是系统态程序的集合

  13. 用户可以通过(B)两种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A.命令接口和函数
    B.命令接口和系统调用
    C.命令接口和文件管理
    D.设备管理方式和系统调用

  14. 特权指令可以在(C )中执行
    A.目态
    B.浏览器中
    C.任意的时间
    D.进程调度中

  15. 在下面关于并发性的叙述众正确的是(C)
    A.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B.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
    C.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D.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发生

  16. 操作系统是对( C)进行管理的软件
    A.硬件
    B.软件
    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17. 下面六个系统中,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有(C,具体哪几个有争议,有的人说是1、2、3,有人说是1、2、5)个。 (1)航空订票系统 (2)过程控制系统 (3)机器口语翻译系统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办公自动化系统 (6)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A.1
    B.2
    C.3
    D.4

  18. 一般来说,为了实现多道程序设计,计算机最需要(A)
    A.更大的内存
    B.更多的外设
    C.更快的CPU
    D.更先进的终端

  19. (B )是多道操作系统不可缺少的硬件支持
    A.打印机
    B.中断机构
    C.软盘
    D.鼠标

  20.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B)
    A.有多个程序同时进入CPU运行
    B.有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主存并行运行
    C.程序段执行不是顺序的
    D.同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进程

  2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C)
    A.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机管理
    B.虚拟存储管理、处理机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
    C.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D.进程管理、中断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22. (A)不是多道程序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单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分时系统

  23. CPU状态分为系统态和用户态,从用户态转换到系统态的唯一途径是( C )。
    A.运行进程修改程序状态字
    B.中断屏蔽
    C.系统调用
    D.进程调度程序

  24. 在单处理机计算机系统中,下面哪一个不是多道程序的执行特点。(D)
    A.程序执行宏观上并行
    B.程序执行微观上串行
    C.设备和处理机可以并行
    D.设备和处理机只能串行

  25. 用户要求(D)系统对用户的请求在一定的时间内给予及时响应。
    A.多道批处理
    B.单道批处理
    C.网络操作系统
    D.实时系统

二、判断题

  1. 用户在一次计算过程中,或者一次事物处理中,要求计算机完成所做的工作的集合,这是指作业。(对)
  2. 计算机中的CPU的工作分为系统态和用户态,系统态运行操作系统程序,用户态运行应用程序。(对)
  3. 虚拟机不需要硬件的支持.(错)
  4. 操作系统的所有程序是常驻内存的。(错)
  5. 分时系统不需要多道程序技术的支持。(错)
  6. 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和共享。(对)
  7. 操作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是与硬件相关的。(错,操作系统实现对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管理。)
  8. 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给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是宏观上的概念。(对)
  9. 批处理系统不允许用户随时干涉自己程序的运行。(对)
  10. 实时系统应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及时性和可靠性。(对)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解: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指把多个程序同时存放在内存中,使他们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时间和外部设备以及其他资源。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多道是指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宏观上并行是指同时进入系统中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微观上串行是指在单处理机环境中,内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占有CPU,交替执行。

  1. 将手工操作、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多用户分时系统按CPU的有效利用率,由小到大进行排列。

解:手工操作、单道批处理系统、多用户分时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多用户分时系统都是多道程序,但是多用户是每个时间片都要切分为多用户使用,而多道批处理只是在完成一个程序之后才切换,花费时间更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