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的三大范式
数据库设计的三大范式
第一范式(1NF)用来确保每列的原子性,要求每列(或者每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也称为最小的原子单元)。
第二范式(2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更进一层,要求表中的每列都和主键相关,即要求实体的唯一性。如果一个表满足第一范式,并且除了主键以外的其他列全部都依赖于该主键,那么该表满足第二范式。
第三范式(3NF)在第二范式的基础上更进一层,第三范式是确保每列都和主键列直接相关,而不是间接相关,即限制列的冗余性。如果一个关系满足第二范式,并且除了主键以外的其他列都依赖于主键列,列和列之间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则满足第三范式。
数据库的三范式可以不遵守,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的理由
数据库的 er图和eer图
er图:逻辑模型
实体:一般认为,客观上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就是实体,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和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与联系,使用矩形表示。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属性不能脱离实体,属性是相对实体而言的。对于主属性名,则在其名称下划一下划线使用椭圆形来表示。
联系:也称关系,信息世界中反映实体内部或实体之间的关联。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使用菱形表示。
连线:实体与属性之间;实体与联系之间;联系与属性之间用直线相连。(对于一对一联系,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1; 对于一对多联系,要在一的一方写1,多的一方写N;对于多对多关系,则要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N,M。)
er图实例:
eer:物理模型
主键和主键对应的话显示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