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内部方法调用,自注入避免AOP失效

代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implements SyncTaskHandler, BeanSelfAware {

protected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self;
/**
 * 注入自身对象.
 *
 * @param proxyBean 代理bean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Self(Object proxyBean) {
    self =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proxyBean;
}
@Override
public void batchExecute(List<SyncTaskBO> syncTaskBOs, SyncTaskJobParamConfig syncTaskJobParamConfig)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ist<SyncTaskBO> syncTaskBOS = self.refreshSyncTask(syncTaskBOs, syncTaskJobParamConfig);
    // 任务执行时间较长且并发较高的情况, 可能会出现上下文中日志记录文件错误的情况
    XxlJobContext xxlJobContext = XxlJobContext.getXxlJobContext();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syncTaskBOS.size());
    List<SyncTaskContext> contexts = CollUtil.newArrayList();
    syncTaskBOS.forEach(syncTaskBO -> {
        customerThreadPool.getSyncTaskPool().execute(() -> {
            XxlJobContext.setXxlJobContext(xxlJobContext);
            SyncTaskContext context = new SyncTaskContext();
            contexts.add(context);
            context.setSyncTaskBO(syncTaskBO);
            // 处理前置逻辑
            beforeExecute(context);
            boolean result = self.execute(context, syncTaskJobParamConfig);
            // 处理后置逻辑
            if (result) {
                afterExecute(context);
            }
            XxlJobContext.setXxlJobContext(null);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
    });
    countDownLatch.await();
    batchMessageRule(contexts, syncTaskJobParamConfig);
}
@XLock(prefix = "ORDER_CENTER_REFRESH_TASK", keys = {"#syncTaskBOs[0].orderType", "#syncTaskBOs[0].type", "#syncTaskBOs[0].syncSystem", "#syncTaskJobParamConfig.handlerSuffix", "#syncTaskJobParamConfig.orderSources"},
        waitTime = 30, leaseTime = 30, errorMessage = "任务执行中,请勿重复执行")
public List<SyncTaskBO> refreshSyncTask(List<SyncTaskBO> syncTaskBOs, SyncTaskJobParamConfig syncTaskJobParamConfig) {
@XLock(prefix = "ORDER_CENTER", keys = {"#context.syncTaskBO.orderType", "#context.syncTaskBO.referenceId"}, waitTime = 30, leaseTime = 30, errorMessage = "任务执行中,请勿重复执行")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xecute(SyncTaskContext context, SyncTaskJobParamConfig syncTaskJobParamConfig) {

疑问

为什么不通过这种方式注入

@Resource
protected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self;

## 为什么不通过 @Resource 注入自身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使用 `@Resource` 注入自身更简洁,但实际上存在多个技术和设计层面的问题:

### 1. Spring容器循环依赖问题

#### 1.1 自注入会导致循环依赖
```java
@Component
public class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
    @Resource
    protected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self; // 自身依赖自身 - 循环依赖
    
    // ...
}
```


#### 1.2 Spring处理循环依赖的限制
- Spring默认只能解决单例Bean之间的setter循环依赖
- 构造器循环依赖会导致启动失败
- 自注入属于极端的循环依赖情况

### 2. 代理对象与原始对象的区别

#### 2.1 代理对象的特殊性
```java
// Spring创建的结构:
// 原始Bean: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实际业务逻辑)
// 代理Bean: Proxy (包含AOP增强逻辑)

// 如果使用@Resource注入自身:
@Resource
protected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self; 
// 注入的可能是原始对象,而不是代理对象
// 这样AOP注解(@XLock)仍然不会生效
```


#### 2.2 自注入机制的优势
```java
// 通过setSelf方式: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Self(Object proxyBean) {
    self =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proxyBean; // 确保获得的是代理对象
}
```


### 3. 抽象类的特殊性

#### 3.1 抽象类无法直接实例化
```java
// AbstractSyncTaskHandler是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implements SyncTaskHandler, BeanSelfAware {
    // ...
}

// @Resource无法直接注入抽象类实例
```


#### 3.2 实际注入的是具体子类
```java
// 实际运行时,注入的是具体子类的代理对象
// 如: SalesCreateSyncTaskHandler的代理对象
```


### 4. Spring生命周期考虑

#### 4.1 Bean创建时机问题
```java
// 使用@Resource方式可能在Bean完全初始化前就尝试注入
// 导致注入失败或注入不完整的Bean

// 而setSelf在Bean完全初始化后由容器调用
// 确保注入的是完整可用的代理对象
```


### 5. 设计模式对比

#### 5.1 @Resource方式的问题
```java
@Component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
    @Resource
    protected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self; // 问题:可能注入原始对象而非代理对象
    
    public void methodA() {
        // AOP注解可能不生效
    }
    
    public void methodB() {
        self.methodA(); // 可能绕过AOP
    }
}
```


#### 5.2 setSelf方式的优势
```java
@Component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implements BeanSelfAware {
    protected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self; // 由容器在适当时机注入代理对象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Self(Object proxyBean) {
        // 确保注入的是Spring代理对象
        self = (AbstractSyncTaskHandler) proxyBean;
    }
    
    @XLock(...)
    public void methodA() {
        // AOP注解生效
    }
    
    public void methodB() {
        self.methodA(); // 通过代理调用,AOP生效
    }
}
```


### 6. 实际验证

如果尝试使用 `@Resource` 注入自身,很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 Spring启动时报循环依赖错误
2. 注入的不是代理对象,导致AOP失效
3. 抽象类无法直接注入的问题

### 总结

使用 [setSelf](file://C:\Users\NLDS\workspace\cloud-order\order-portal\src\main\java\com\cloud\order\sync\handler\AbstractSyncTaskHandler.java#L465-L468) 方法而非 `@Resource` 注入自身的原因:

1. **避免循环依赖**:防止Spring容器启动时出现循环依赖问题
2. **确保代理对象**:保证获得的是包含AOP增强的代理对象而非原始对象
3. **生命周期控制**:在Bean完全初始化后才进行注入
4. **抽象类兼容性**:正确处理抽象类的注入问题
5. **设计模式标准**:这是Spring框架推荐的处理同类调用AOP失效的标准解决方案

这是Spring生态系统中解决AOP代理调用问题的成熟方案,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think>嗯,用户问的是为什么在同一个调用方法时,基于Spring AOP的注解会失效,以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先回忆一下Spring AOP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来整理答案。 首先,根据引用[3],Spring AOP是通过动态代理实现的。当调用被注解的方法时,实际上是通过代理对象来增强方法。但如果在一个内部方法A直接调用另一个带有AOP注解的方法B,这时候this指向的是目标对象本身,而不是代理对象,所以AOP的增强逻辑不会生效,导致注解失效。这点需要解释清楚。 接下来,用户可能需要了解具体的解决方式。根据引用[2]和[4],解决办法有几个:比如将方法抽取到另一个,使用AopContext.currentProxy获取代理对象,或者在调用时通过ApplicationContext获取Bean。另外,使用@Autowired自我注也是一个办法,但要注意循环依赖的问题。需要把这些方案逐一说明,并且最好给出代码示例,让用户更容易理解。 另外,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有提到同调用失效的原理图,可能需要简要说明动态代理的工作机制,帮助用户理解为什么直接调用会绕过代理。同时,要注意区分JDK动态代理和CGLIB的区别,虽然这可能不是问题的核心,但有助于深理解。 可能还需要提醒用户配置中的注意事项,比如启用AopContext需要设置exposeProxy为true,这在引用[3]中有提到。如果用户没有正确配置,即使使用AopContext.currentProxy也可能无效,所以这部分需要强调。 最后,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先讲原因,再讲解决方案,每个方案分点说明,并给出示例代码。同时,检查是否符合用户要求的格式,比如数学表达式是否正确使用$符号,是否有生成相关问题等。确保引用正确,每个引用来源在回答末尾标明。 还需要注意用户提到的同调用问题,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决方式?比如在方法上添加注解或者级别注解,但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需要综合引用中的信息,把每个方案的优缺点简要说明,让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是: 1. 原因分析:动态代理机制导致内部调用不走代理。 2. 解决方案:分点列出不同的方法,如拆分Aop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获取Bean、自我注等。 3. 每种方案给出代码示例,并说明注意事项。 4. 相关问题部分生成相关的问题,帮助用户进一步探索。 现在需要确保用中文自然表达,避免技术术语过于晦涩,同时保持准确。检查是否有遗漏的解决方案,比如引用[4]中的通过接口调用,可能需要提到实现接口并使用SpringUtil.getBean的方式。此外,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比如使用AspectJ的编译时织?但用户的问题集中在Spring AOP,可能不需要涉及AspectJ,但可以简要提及作为扩展。 最后生成的相关问题应该围绕同调用失效的其他情况、动态代理和CGLIB的区别、不同解决方案的适用场景等,帮助用户深理解。</think>### 原因分析 Spring AOP通过动态代理实现注解增强(如`@Transactional`、`@Cacheable`等)。当**同一方法A直接调用方法B**时,实际调用链路为: $${\text{目标对象} \rightarrow \text{目标对象的方法B}}$$ 而非通过代理对象调用,因此代理层无法拦截注解逻辑,导致失效[^3]。 #### 核心机制 1. **动态代理隔离性**:代理对象仅拦截外部调用内部调用直接操作目标对象 2. **`this`指向问题**:内部调用时,`this`指向原始对象而非代理对象[^4]。 --- ### 解决方案 #### 1. 拆分方法到不同 将需增强的方法抽离到独立并由Spring管理: ```java // 原 @Service public class ServiceA { @Autowired private ServiceB serviceB; public void methodA() { serviceB.methodB(); // 通过代理对象调用 } } // 新 @Service public class ServiceB {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methodB() { // 业务逻辑 } } ``` **优点**:符合Spring AOP设计规范 **缺点**:需重构代码结构[^2] --- #### 2. 使用`AopContext.currentProxy()` 通过`ThreadLocal`获取当前代理对象: ```java @Service public class ServiceA { public void methodA() { ((ServiceA) AopContext.currentProxy()).methodB(); }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methodB() { // 业务逻辑 } } ``` **前置条件**:需在配置中启用`@EnableAspectJAutoProxy(exposeProxy = true)` --- #### 3. 通过`ApplicationContext`获取Bean 显式从容器中获取代理对象: ```java @Service public class ServiceA { @Autowired private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public void methodA() { context.getBean(ServiceA.class).methodB(); }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methodB() { // 业务逻辑 } } ``` **注意**:需避免循环依赖问题 --- #### 4. 自我注(不推荐) 通过`@Autowired`注自身代理对象: ```java @Service public class ServiceA { @Autowired private ServiceA selfProxy; public void methodA() { selfProxy.methodB(); }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methodB() { // 业务逻辑 } } ``` **风险**:可能引发循环依赖异常[^2] --- ### 方案对比 | 方法 | 侵性 | 复杂度 | 适用场景 | |--------------------|--------|--------|---------------------| | 拆分 | 高 | 高 | 长期架构优化 | | `AopContext` | 中 | 低 | 快速修复 | | `ApplicationContext`| 中 | 中 | 需要灵活控制时 | | 自我注 | 低 | 高 | 小型项目(慎用)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