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图像辐射测量:原理、方法与挑战
1. 图像数据处理基础
在处理卫星图像数据时,数据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若要对比多个传感器采集的图像,需将不同传感器的图像数据转换为通用物理单位,如辐射率。而对于单个传感器采集的多幅图像进行相对比较时,可直接使用校准计数(Qcal)形式的数据,无需转换为辐射率。
传感器辐射定标方程建立了传感器输入(传感器处辐射率)与输出(数字计数)的关系,但用户通常更关注将图像数据中的数字计数转换为传感器处辐射率的逆计算。不过,逆计算的“增益”和“偏移”系数的单位与传感器辐射定标方程中的不同,逆计算“增益”单位是“每单位计数的辐射率”,“偏移”单位是“辐射率”,这种命名可能会导致混淆。
2. 传感器处辐射率与反射率转换
2.1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反射率的完整描述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给出。BRDF 是所有入射(i)和反射(r)天顶角(θ)及方位角( - )的函数。辐射率(L)单位为 (W·m^{-2}·sr^{-1}·µm^{-1}),辐照度(E)单位为 (W·m^{-2}·µm^{-1}),BRDF 单位为每球面度((sr^{-1}))。由于陆地表面的完整 BRDF 特征描述较为复杂,遥感中常使用简化表示,如朗伯反射率。朗伯表面在所有方向上的辐射率相同,其强度随角度的减小遵循余弦定律,且投影面积的减小正好补偿了强度的降低。对于非朗伯表面和倾斜表面,则需要更高级的处理方法。
2.2 顶层(TOA)或传感器处反射率
TOA 或传感器处反射率((\rho^ ))可定义为卫星传感器观测到的向上辐射率((L^ ))与大气外太阳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