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扣子模型广场,给AI大模型搭了一座擂台

前言

6月11日凌晨,在苹果开发者大会WWDC 2024上,苹果发布iOS 18,同时首次公布了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简称 AI)。在近 40 分钟的时间内,苹果差不多提到了 60 次 Apple Intelligence,基于自有AI与“外援”OpenAI,苹果将重构Siri、iOS以及iPhone、iPad、Mac等设备的体验。发布会后,苹果股价连续两日拉涨,最新市值3.3万亿美元再度成为世界市值最高公司。

图片

(图源:苹果WWDC 2024)

苹果宣布放弃汽车押注AI后,终于真刀真枪地干了起来。苹果用实际行动证明,AI就是世界的未来——上一次科技行业如此激动还是移动互联网爆发时。

“AI的iPhone时刻”终于来了!这一概念由黄仁勋率先提出,作为AI“卖铲子的”,英伟达一骑绝尘,成了跟苹果、微软同一个体量的超级巨头。现在看来,iOS 18以及Apple Intelligence的发布,意味着AI的“iPhone时刻”真的到来。

Bot大爆发,AI现象级应用呼之欲出

2022年11月,GPT-3.5让人们见到了AI大模型的强大威力,AIGC百花齐放,文生文、文生图、文生音乐、文生视频……不断涌现“炸裂级”基础大模型技术。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开发者跑步入局AI,想法设法将AI融入到自家产品中。

然而从结果来看,AI尚未普及,迄今为止行业缺乏一款类似于微信(3G移动时代)或者说抖音(4G移动时代)的现象级应用,大多数用户对AI大模型是“只闻其声”,Sora更是成了停留在demo阶段的传说。

当前的AI大模型有点像2010年前后的移动互联网:iPhone与安卓均已诞生,3G也已发牌,然而App的缺失却让智能手机成了少数发烧友的炫酷装备。

任何技术都需要繁荣的应用生态,因为“只有车跑起来,高速公路才有价值”。AI应用生态亟需更加丰富,但AI开发者正面临两大难题:

一个是AI大模型本身具有极高的开发门槛,开发者不知道如何“下牙”,不同模型能力不同,越复杂的模型越难调试,学习成本高,开发难度大;第二个是AI计算资源昂贵奢侈,大模型训练、推理与部署均需要高性能GPU、电能等计算资源,这给开发者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AI想要普及,必须下沉到各类软硬件产品上,要么成为AI硬件,要么成为融入到AI硬件中的AI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Bot,即Robot(机器人)的缩写,它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智能应用形态,具有代表性的是ChatGPT、字节豆包、文心一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充电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