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常用网名: 猪头三
出生日期: 1981.XX.XX
企鹅交流: 643439947
个人网站: 80x86汇编小站
编程生涯: 2001年~至今[共24年]
职业生涯: 22年
开发语言: C/C++、80x86ASM、PHP、Perl、Objective-C、Object Pascal、C#、Python
开发工具: Visual Studio、Delphi、XCode、Eclipse、C++ Builder
技能种类: 逆向 驱动 磁盘 文件
研发领域: Windows应用软件安全/Windows系统内核安全/Windows系统磁盘数据安全/macOS应用软件安全
项目经历: 磁盘性能优化/文件系统数据恢复/文件信息采集/敏感文件监测跟踪/网络安全检测
[序言]
在现代C++中, 随着C++20标准的引入, 语言和库都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便是Ranges库的推出. 传统上, 习惯使用诸如std::ranges::copy()或std::copy()结合迭代器和适配器来复制或转换数据, 但这种方式往往显得冗长且不够直观. 利用管道(pipe)操作符, 可以将多个数据处理步骤连贯地组合起来, 使代码更具表达力和可读性.
[代码演示]
int main()
{
// 设置标准输出为宽字符模式, 确保能够正确输出中文
_setmode(_fileno(stdout), _O_WTEXT);
// 构造包含中文单词的输入流, 并创建对应的istream视图
auto auto_Words = std::wistringstream{ L"今天 是 昨天 的 明天" };
auto vi_Words = std::views::istream<std::wstring>(auto_Words);
// 构造包含浮点数的输入流, 并创建对应的istream视图
auto auto_Floats = std::wistringstream{ L"1.1 2.2\t3.3\v4.4\f55\n66\r7.7 8.8" };
auto vi_Floats = std::views::istream<float>(auto_Floats);
// 方法1: 使用管道操作符将视图中的元素转换并保存到std::vector容器中
std::vector<float> vec_Floats = vi_Floats | std::ranges::to<std::vector>();
// 方法2: 传统写法: 使用std::ranges::copy()复制元素到std::vector容器中
std::vector<std::wstring> vector_WStr ;
std::ranges::copy(vi_Words, std::back_inserter(vector_WStr));
std::cin.get();
return 0;
}
[代码说明]
* 方法1: 管道操作符
利用新引入的管道风格, 可以直接将视图vi_Floats通过管道传递给std::ranges::to<std::vector>(), 将数据转换并存储到一个std::vector<float>容器中. 此写法简洁、直观, 并且符合函数式编程的链式调用风格.
* 方法2: 传统复制写法
通过调用std::ranges::copy()并结合std::back_inserter, 可以将视图vi_Words中的元素依次复制到std::vector<std::wstring>容器中. 这种写法在以前的C++版本中非常常见, 但代码冗长且易读性稍逊.
[总结]
现代C++中Ranges库带来的便利性和优雅性. 利用管道操作符, 可以将多个数据处理步骤串联起来, 使代码不仅更简洁, 同时也更具表达力. 相比传统的std::ranges::copy()写法, 管道风格能够减少样板代码, 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