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

本文探讨了无人机集群在智能化战争中的协同对抗问题,特别是在红蓝双方的无人机拦截与突防中。通过数学建模,分析了不同初始位置、飞行策略和通道带宽对拦截成功率的影响,旨在寻找最优的战术方案。问题涉及蓝方如何躲避拦截,红方如何有效拦截,并提出了多无人机集群的动态调整和协同策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自主技术快速走向战场,将催生新型作战力量,颠覆传统战争模式,未来战争必将是智能化战争。无人机集群作战作为智能作战的重要形式,正在崭露头角。通过多架无人机协同侦察、协同探测、协同跟踪、协同攻击、协同拦截等,共同完成较复杂的作战任务。

现考虑红、蓝双方的无人机集群在平面区域内的协同对抗问题。蓝方作为进攻方,希望突破红方无人机的拦截,成功抵达目的地遂行军事行动;红方则希望在给定的区域内完成对蓝方无人机的拦截,阻止蓝方的突防。本赛题讨论的对抗区域约定为图1所示的矩形区域ABCD,攻击纵深即BC之间的距离为L=50km,蓝方无人机的飞行轨迹不能越过AD、BC两边,即考虑的是攻击通道(突防走廊)带宽有一个限定约束的情形,通道带宽即AB之间的距离记为M。蓝方无人机的速度为VE=250m/s,最小转弯半径为RE=500m;红方无人机的速度为VE=250m/s,最小转弯半径为RE=500m;红蓝双方无人机的速度保持不变,运动的方向可根据机动策略的需要随时改变,但受转弯半径的限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红方两个无人机集群拦截一架蓝方突防无人机示意图

本赛题只讨论平面上的红蓝双方对抗问题,即红蓝双方的无人机均在同一高度上机动飞行。双方无人机均装载有探测装置和数据链,能够准确探测对方无人机和己方无人机的实时位置。鉴于蓝方无人机在机动速度上具有优势,红方考虑通过多无人机的协同,即通过数量上的优势部分弥补性能上的劣势,以提高己方的对抗效果。红方执行拦截任务的无人机由运载机携带至攻击位置,然后根据对抗需要发射一定数量的无人机,组成无人机集群与蓝方突防无人机对抗。如图1所示的对抗状态,红方为阻止蓝方无人机的突防,分别由运载机和各发射5架无人机组成两个无人机集群遂行拦截任务。当蓝方突防无人机与红方至少2架无人机的距离均小于R=300m时,就认为红方成功拦截了蓝方突防无人机。同时,根据任务要求,蓝方无人机需在360s内越过边界CD,否则视为突防失败。红蓝双方都想充分利用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