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体:像个“野生助理”,自带脑子还爱操心
你可以把智能体想象成那种“眼里有活、脑里有招”的全能实习生——你不用跟它说“第一步干啥、第二步咋弄”,给个大方向,它能自己折腾出花来。
举个栗子:你让它“帮我搞定周末的家庭聚会”。
- 它先琢磨:家里有老人(得清淡)、有小孩(要甜食)、老公想喝酒(得配下酒菜)→ 这是分析需求;
- 然后自己查菜谱(联动美食APP)、算人数订食材(打开外卖软件)、甚至提醒你“记得买一次性餐具”(主动补漏);
- 中途发现你订的蛋糕超时了,它不会傻等,而是立刻换一家店下单,还顺便发消息跟你说“放心,我搞定了”(应对意外);
- 聚会结束,它还能自动统计花费、整理照片发家庭群(主动收尾)。
这货的核心技能就是:能自己“想”,还能自己“动”。
- 它不是按固定步骤走,而是像人一样有“目标感”——为了达成目标,会调用各种工具(APP、数据、其他设备),甚至临时改计划;
- 你跟它说“处理下这个邮件”,它能看懂邮件里的情绪(比如对方很着急),先回一句“收到,马上处理”安抚,再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冷冰冰地只执行命令;
- 生活中常见的智能体:带AI的扫地机器人(能绕开拖鞋、自动回充,而不是傻愣愣地撞墙)、智能炒股软件(根据市场波动自动买卖,不用你盯着K线图)。
二、工作流:像个“死板的流程表”,一步都不能错
工作流就像你妈给你列的“周末大扫除清单”:
- 先擦桌子(必须用消毒水);
- 再拖地(从里到外拖,不能踩脏);
- 最后倒垃圾(要分类,厨余单独装)。
少一步?不行。顺序反了?重来。用错工具?直接卡住给你看。
再举个职场例子:公司的“请假流程”工作流:
- 你必须先填请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