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Vitis开发基于ZCU106的神经网络加速器(一)——Vitis概述及XRT编译

前言

毕设要用到Xilinx家的ZCU106这块板子,了解到最近Xilinx统一了Vivado,XilinxSDK,并集成了常用开源IP核,推出了Vitis统一软件平台,使我们不再需要关注底层的Verilog实现,因此尝试使用Vitis开发一个神经网络加速器,作为毕设的基础。

Vitis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RT

由上图可以看到,Xilinx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加速库,而XRT(Xilinx Runtime Library)则是我们的代码与Xilinx硬件交互的中间件和媒介。有了XRT,我们就可以用更上层的开发方式(cpp甚至python)来进行Xilinx设备的开发。XRT软件栈的架构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RT虽然很重要,但是可能是Xilinx的相关开发人员精力有限=-=,目前有官方XRT platform支持的板子并不多,只有以下几个:

<think>好的,用户遇到了XRT相关的错误,包括多线程启用失败和缓冲区分配错误,特别是在使用Vitis教程中的u200 hw_emu时。需要步步分析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首先,用户提到多线程操作不被允许。这可能与XRT的配置或权限有关。需要检查XRT的安装是否正确,特别是用户自己编译ZCU106平台。根据引用[2],ZCU106不在官方支持的列表中,可能需要特别注意编译步骤是否正确,环境变量是否设置正确。 然后是缓冲区分配错误,显示未知的内存索引。这可能与平台设置或XCLBIN文件有关。需要确认XCLBIN是否针对正确的平台编译,内存连接是否正确定义。另外,硬件仿真(hw_emu)可能有特殊的内存要求,需要检查是否在仿真模式下正确配置了内存参数。 接下来,用户可能没有正确设置多线程环境。XRT需要特定的环境变量,如XRT_INI_PATH,来启用多线程支持。需要检查这些设置是否存在或正确。例如,创建xrt.ini文件并设置runtime.multiprocess=true可能解决多线程问题。 还有可能是权限问题,比如用户没有访问设备节点的权限。需要确认用户是否在正确的用户组(如render组)中,或者是否有适当的udev规则设置。 另外,引用[3]提到不能使用特定的source命令,否则会导致CMake版本问题。需要确保用户的环境变量没有被错误地覆盖,尤其是VitisXRT的路径设置是否正确。 综合以上因素,可能的解决步骤包括:验证XRT安装和编译过程,检查平台配置文件和内存索引,设置正确的环境变量和配置文件,调整权限,以及确保仿真模式下的正确设置。同时,参考Vitis官方教程和社区资源可能会有帮助。</think>### XRT错误解决方案分步指南 针对您遇到的`enable multithreading operation not permitted`和`cannot allocate buffer at unknown memory index`错误,结合ZCU106开发板特性,以下是具体排查步骤: --- #### 、多线程启用失败分析 1. **检查XRT编译参数** ```bash # 确认编译XRT时启用多线程支持 cmake .. -DCMAKE_BUILD_TYPE=Release -DENABLE_MULTITHREAD=ON ``` 需在XRT源码编译时显式启用该选项(参考引用[2]自定义编译流程) 2. **验证环境变量配置** ```bash export XRT_INI_PATH=/etc/xrt/xrt.ini echo "runtime.multiprocess=true" >> $XRT_INI_PATH ``` 创建/修改xrt.ini配置文件后,通过`xbutil examine`命令验证多进程支持状态[^4] 3. **用户组权限检查** ```bash sudo usermod -aG render $USER # 添加用户到render组 sudo chmod 666 /dev/dri/renderD128 ``` 重启系统后验证设备节点权限(适用于Ubuntu系统) --- #### 二、缓冲区分配错误解决方案 1. **内存索引映射验证** ```xml <!-- 检查platform.xml中的内存定义 --> <mem_topology> <memory id="0" base_address="0x0" size="0x80000000" type="MEM_DDR4" used="1" tag="HOST[0]"/> <memory id="1" base_address="0x800000000" size="0x100000000" type="MEM_DDR4" used="1" tag="HOST[1]"/> </mem_topology> ``` 需确保kernel连接的`sp`标签与platform定义的内存索引致(参考Vitis连接器规范) 2. **硬件仿真特殊配置** ```bash export XCL_EMULATION_MODE=hw_emu emconfigutil --platform xilinx_zcu106_base_202210_1 --nd 2 ``` 为hw_emu模式生成正确的仿真配置,特别注意内存通道数量设置[^1] 3. **缓冲区对齐检查** ```cpp cl_mem_ext_ptr_t bank_ext; bank_ext.flags = XCL_MEM_TOPOLOGY; // 对应platform中的bank编号 bank_ext.obj = nullptr; cl::Buffer buffer(context, CL_MEM_READ_WRITE | CL_MEM_EXT_PTR_XILINX, size, &bank_ext); ``` 显式指定内存bank索引(需与Vitis Link报告中的连接关系致) --- #### 三、系统环境验证 1. **依赖库版本检查** ```bash ldd /opt/xilinx/xrt/bin/xclbinutil | grep boost # 应显示boost_system和boost_filesystem版本>=1.72 ``` 版本不匹配会导致隐式错误(常见于自行编译XRT的情况) 2. **Vitis环境隔离** ```bash unset LD_LIBRARY_PATH # 清除可能冲突的库路径 source /opt/xilinx/xrt/setup.sh # 优先加载XRT环境 ``` 避免Vitis HLS环境变量覆盖关键配置(参考引用[3]的警告) --- ### 典型错误处理示例 **场景**:运行hw_emu时出现`ERROR: Buffer::Buffer could not map device buffer` ```bash # 解决方案步骤: 1. 检查仿真平台生成命令: emconfigutil --platform xilinx_zcu106_base --nd 2 2. 验证xrt.ini配置: [Emulation] debug_mode=batch user_space_log=all:console 3. 使用xclbininfo检查内存连接: xclbininfo -i binary_container_1.xclbin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