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下以前的敏捷工作流程

本文记录了敏捷TEAM的工作流程,包括角色分配如PM、PO、SM和DevOps,会议如迭代计划会、每日站会等,以及敏捷开发的用户故事阶段、环境设置和迭代管理。强调了敏捷开发的灵活性和迭代中的目标设定、风险应对,旨在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提升团队效率。

最近在看《Google工作法》,我觉得我们以前的工作方法也有一些不错的地方,在此做个记录,看到的人也许可以做个参考。

 

敏捷TEAM中的角色:PM(开发经理),PO(产品经理),SM(敏捷教练),开发和测试,DevOps。其中SM和DevOps有可能是其中一个固定的角色的一部分角色,也就是说SM和DevOps并不是专职的,而可能是开发,测试,PM中的一个人兼具这个角色。

 

敏捷流程中的会议:  迭代计划会,每日早会(其实是每日站会,因一般在早上,就说成每日早会了),迭代演示会,迭代回顾会,需求澄清会,之前我们的这些会议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开。迭代从迭代计划会开始,到迭代回顾结束,每日站会是跟进每天的进度,是否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是否出现了风险需要应对?需求澄清一般是一周一次,看需求的具体情况了。大概了解了这些之后,接下来我们从用户故事开始。

 

环境:开发环境(每次提交代码自动构建一套完整的环境),测试环境(当开发的分支merge到master之后由DevOps更新),生产环境(当开发的分支merge到master之后,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都通过后由DevOps更新)

 

用户故事的两个阶段:计划阶段,实现阶段

 

计划阶段是指PO在公司的wiki上创建一个用户故事,描述用户故事的背景,并且给定故事优先级以及交付期限。之后开发人员对这个用户故事进行学习研究并做设计,最长一般是三天时间,他研究的输出是:实现这个用户故事对现有架构的影响,改动范围,要实现的核心数据结构,类图,接口,UI,有哪几种实现方式,每一种的优缺点对比,需求验收条件。当开发人员把这些输出都填入wiki之后,开发人员要找架构师和PO给他做review,以确定对架构的影响会不会有什么风险,应该用哪种方案更合理。PO方面也要确定开发人员的设计是不是他想要的。直到PO,架构师和开发人员达成了共识,流程才进入下一步。

&nb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