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装
1.1封装的概念
面向对象程序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而类和对象阶段,主要研究的就是封装特性。何为封装呢?简单来说
就是套壳屏蔽细节。
封装: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进行有机结合,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公开接口来和对象进行交互
1.2封装之访问限定符
一般我们封装用到的访问限定符:pritave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exam() {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正在考试中");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name = "zhangsan";
}
}
运行报错: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因为name这个成员变量在Student类中是被pritave修饰的。这样就体现出了封装性。
如果直接调用,那是不被允许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去调用这个成员变量呢?
我们可以在类中定义一个成员方法,然后再调用这个成员方法去访问成员变量,这是被允许的。这属于间接去访问,怎么实现呢?我们代码实现一下: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setName方法是修改也可以赋值成员变量: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Name("zhangsan");
}
}
通过调试可以看到Student类中被private修饰的成员变量由null被赋为"zhangsan"
getName这个方法是可以访问到被private修饰的成员变量。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Name("zhangsan");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Name());
}
}
通过调试看到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访问到被private修饰的成员变量。
通过调用这两个成员方法可以去访问类中被pritave修饰的成员变量。
在idea中写两个方法有一个快捷键:
单击右键之后:
2.包
2.1包的概念
在面向对象体系中,提出了一个软件包的概念,即:为了更好的管理类,把多个类收集在一起成为一组,称为软件包。
在Java中也引入了包,包是对类、接口等的封装机制的体现,是一种对类或者接口等的很好的组织方式,比如:一个包中的类不想被其他包中的类使用。包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在同一个工程中允许存在相同名称的类,只要处在不同的包中即可。
2.2导入包中的类
在代码中,如果我们有需要要用到的类的时候,可以直接导入这个类的包。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util.Date data = new java.ut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