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前言
网络编程的目的是为了跨主机通信,socket==》操作系统提供的网络编程的API就称为"socket"API
1.网络编程套接字
TCP和UDP都是传输层协议,都是给应用层提供服务的,由于这两个协议特点差异非常打,因此我们就需要两套API来分别表示。
1.1流式套接字(TCP)
1.1.1特点
- 有连接:在数据传输开始前,需要通信双方建立一个专用的通道,数据传输完成后再关闭连接,好比打电话,需要双方都接通才可以对话
- 可靠传输:在传输数据的时候,尽可能的将数据传输到达对方,并不是100%
- 面向字节流:面向对象是字节,在读写的操作会非常灵活。
- 全双工:一条链路中,能够进行双向通信。
1.1.2编码
TCP中的socket API重点是两个类:ServerSocket和Socket。
1.1.2.1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这个类主要是用于TCP的服务器的,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accept,这个方法主要是让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连接的方法,没有建立连接是无法让服务器与客户端双方互相通信。
1.1.2.2Socket
Socket这个类是既可以用于服务器中也可以用于客户端中,这个类主要是以字节的形式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所以这个类中提供的两种方法可以类比文件操作中的方法,这个类提供getInputStream()和getOutputStream()
前者是相当于文件操作中的读操作,后者类比于写操作,只是这里的操作对象换成了服务器与客户端了。
1.1.2.3实现一个TCP(7*24)回显服务器
在这里由于getInputStream()数据都是以字节的形式存在和传输的,但在处理响应的时候会转化为字符串的形式,为了不这么麻烦的去转化,我们就用Scanner来作为读操作,将getInputStream实现的对象放入Scanner构造方法中,让Scanner内部将字节数据转化为字符串的形式,这样就避免了之后程序中许多转化。
public class tcpEchoServer {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ull;
public tcpEchoServer(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将服务器与客户端进行连接,连接成功返回一个Socket对象,后续服务器对客户端的操作都基于这个对象
while(true) {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创建一个方法来操作每一个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联系
processConnection(clientSocket);
}
}
public void processConnection(Socket clien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打印一个客户端上线的日志
System.out.printf("[%s:%d]客户端上线!\n",clien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Socket.getPort());
//1.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信息和并解析
try(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clienSocket.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clienSocket.getOutputStream()) {
//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并解析(相当于从客户端读到服务器),用到Scanner的原因是由于InputStream读取的数据是字节的形式,
//后续处理数据的时候还是要将数据从字节形式转化为字符串,而Scanner内部可以帮我们直接转化。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inputStream);
//由于需要处理客户端不断发送过来的请求,我们就需要一个while循环
while(true) {
//处理客户端那边不发送请求的情况
if(!scanner.hasNext()) {
System.out.printf("[%s:%d]客户端下线!\n",clienSocket.getInetAddress(),clienSocket.getPort());
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