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介绍了Linux中基础IO的系统调用,这次我们介绍的是文件描述符。 文件描述符是我们之前所没有接触到的一个名词。内核是利用文件描述符来访问文件。文件描述符是非负整数。打开现存文件或新建文件时,内核会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读写文件也需要使用文件描述符来指定待读写的文件。但是文件描述符这个概念是只有在Linux和unix才有。 在Linux下有一句话是一切皆文件,文件描述符在形式上是一个非负整数。实际上,它是一个索引值,指向内核为每一个进程所维护的该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当程序打开一个现有文件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在程序设计中,一些涉及底层的程序编写往往会围绕着文件描述符展开。 习惯上,标准输入(standard input)的文件描述符是 0,标准输出(standard output)是 1,标准错误(standard error)是 2。POSIX 定义了 STDIN_FILENO、STDOUT_FILENO 和 STDERR_FILENO 来代替 0、1、2。这三个符号常量的定义位于头文件 unistd.h。文件描述符的有效范围是 0 到 OPEN_MAX。一般来说,每个进程最多可以打开 64 个文件(0 — 63)。这里还想说一个东西就是,为什么要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