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在海外设计行业工作了十多年,对日本市场有一些深入的了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日系游戏,特别是JRPG和二次元手游,它们的战斗特效(VFX)做得格外华丽,打击感和氛围感都特别强。但那种酷炫的背后,是特效师们一张一张手绘序列帧的巨大工作量,简直就是“燃烧生命”。
那么,有没有办法在保证“日系”那味儿的同时,又能把效率提上来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就给大家揭秘一套我最近在项目中实践的,融合了Adobe Firefly和After Effects的AI辅助工作流。这套方法能帮你把主要精力从“苦力绘制”转移到“动态设计”上。
真心建议点赞收藏,这套流程在国内还很少有人分享,学会了绝对能让你的作品集和工作效率都提升一个档次。
一、核心技巧:AI生成“特效纹理”,AE赋予“动态灵魂”
传统2D特效制作,痛点在于“从0到1”的绘制阶段。而我们这套新流程的核心思路,就是把这个最耗时的阶段交给AI,我们设计师则专注于更有创造性的动态设计。
-
Adobe Firefly (特效纹理生成器):我们不再画具体的火焰或闪电,而是用Firefly生成一张包含特效核心元素的“纹理图”。比如,生成一张带有“魔力 swirls”、“能量粒子”的静态图片。这张图就是我们特效的“DNA”。
-
Adobe After Effects (动态设计平台):将AI生成的“DNA”导入AE,利用AE强大的程序化效果和粒子系统,让这张静态的图“活”起来,赋予它运动、生灭和节奏感。
这个组合拳,让我们彻底告别了逐帧手绘,进入了“材质驱动”的特效设计新模式。
具体操作步骤分解:
-
在Firefly中“召唤”特效材质:打开Firefly的“文生图”功能。关键是,要让AI生成背景干净、主体突出的素材,所以提示词里一定要加上
isolated on a black background
(在黑色背景上独立显示)。这样得到的素材,在AE里用“屏幕”或“相加”混合模式就能完美叠加。 -
导入AE并设置混合模式:将生成的图片拖入AE的合成中,将图层的混合模式(Blending Mode)改为“屏幕(Screen)”或“相加(Add)”。你会看到,黑色背景消失了,只留下发光的核心特效。
-
用程序化效果“驱动”动画:这是最有趣的一步。给特效图层添加一些AE自带的效果,比如:
-
湍流置换 (Turbulent Displace):这是让火焰、能量流动的灵魂效果。稍微K一下“演化(Evolution)”参数,静态的纹理就会立刻拥有“燃烧”和“波动”的感觉。
-
发光 (Glow):为特效增加光晕,让它更有能量感。可以叠加两层Glow,一层范围大颜色淡,一层范围小颜色亮,效果拔群。
-
粒子系统 (CC Particle World等):在主体特效上,可以再叠加一层粒子,模拟火星、魔法尘埃等,增加细节和层次感。
-
-
导出为游戏引擎可用的序列帧:动画调整好后,可以将其导出为带透明通道的PNG序列帧。开发人员拿到后,就可以方便地在Unity或Unreal引擎中使用了。
二、独家珍藏:8条日系游戏特效专用Firefly提示词
这些提示词都是我为了生成特定感觉的特效材质,反复调试出来的。可以直接拿去用,效果非常地道:
-
火焰魔法:
Explosion of stylized fire, anime style, thick black outlines, vibrant orange and yellow, isolated on black.
(带有粗黑描边的日式赛璐璐风格火焰) -
奥术能量:
Dynamic magical spell effect, swirling arcane energy, vibrant purple and gold particles, casting a bright light, isolated on a black background, high motion.
(漩涡状的奥术能量,带有紫色和金色的粒子) -
雷电冲击:
Electric lightning bolt, jagged and intense, bright blue and white energy, arcing sparks, on a black background.
(狂暴的蓝色闪电,带有电弧火花) -
流水治愈:
Flowing water elemental magic, translucent swirling currents, glowing cyan particles, serene but powerful, on a black background.
(半透明的水流,带有发光的青色粒子,感觉宁静而强大) -
暗影斩击:
Dark energy slash effect, sharp and fast, deep purple with a black core, dissipating particles, on black.
(带有消散粒子的暗影能量斩击效果) -
神圣之光:
Sacred healing light, soft golden glow, radiating gentle light beams and sparkling motes, on a black background.
(柔和的金色圣光,带有放射状光束和闪烁的尘埃) -
冰晶爆裂:
Frozen ice crystal impact, sharp shards shattering outwards, glowing light blue, frost effect, on a black background.
(冰晶碎裂飞散的瞬间,带有霜冻效果) -
科幻护盾:
Sci-fi energy shield hit effect, hexagonal pattern ripple, bright cyan energy, digital glitching particles, on a black background.
(击中科幻护盾时产生的六边形波纹,带有数字干扰粒子)
三、扩展应用技巧:从“单个特效”到“特效系统”
这套工作流的想象空间非常大。
-
制作循环特效:对于光环、附魔武器这类需要持续循环的特效,可以在AE里制作一段动画后,通过时间重映射和透明度淡化,让动画的头尾无缝衔接,实现完美循环。
-
组合AI材质创造复杂特效:你可以在Firefly里分别生成“火焰核心”、“飞溅的火星”、“燃烧的烟雾”三种材质,然后在AE里将它们叠加组合,通过调整各自的动态和出现时机,就能创造出远比单一材质复杂、有层次感的特效。
-
应用于UI动效:这套流程同样适用于制作游戏UI中的动态效果。比如,抽卡时卡牌上闪烁的华丽光效、按钮点击时的能量反馈等等,都能快速实现。
我之前在日本的一家游戏公司SakuraByte Games参与一个JRPG项目。这款游戏的战斗系统非常华丽,设计了上百种不同的技能和魔法。项目进行到中期,我们发现特效成了最大的瓶颈。仅有的两名特效师每天都在疯狂地手绘,但进度依然严重滞后,而且不同属性的魔法,比如火系和冰系,看起来风格差异很大,缺乏统一的设计感。
眼看战斗系统的开发就要因此停滞,我向团队推荐了这套“Firefly生成+AE驱动”的新流程。我先和特效师们一起,为每个魔法属性(火、冰、雷、圣、暗等)确定了核心的视觉风格和色彩。
然后,我们用Firefly,根据这些风格定义,批量生成了海量的特效“纹理素材”。特效师们的工作内容,从“从零开始画画”,变成了“挑选最酷的素材,然后在AE里编排它们的动画”。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些AI素材注入了打击感、节奏感和力量感。
团队很快就适应了新流程,主要是因为工具都是他们熟悉的。很多朋友好奇我使用的订阅,我一直使用的是4300多名海内外设计师选择的Parvis 音乐经济学院的正版Adobe企业订阅,它包含了After Effects和Firefly的全部功能。这种无缝的集成,让我们的艺术家可以专注于创意本身,而不是在不同软件之间倒腾,这是我们能快速扭转局面的关键。
最终,我们不仅赶上了进度,游戏中所有特效的品质和统一性,甚至超过了最初的预期。特效师们也从无尽的重复绘制中解脱,有了更多时间去打磨每个技能的独特性。
结尾
AI带给设计领域的变革,很多时候并不是简单地“替代”,而是“重塑”。在2D特效这个领域,AI扮演的不是“画师”,而是一个拥有无限灵感的“素材库”。它将特效设计的核心,从“绘制的技法”,提升到了“动态设计的思想”。
我们的创造力,不再仅仅体现在画面的细节上,更多地体现在如何为这些素材赋予生命——如何设计它的运动曲线、如何编排它的粒子节奏、如何让它与角色的动作、音效完美同步。从“画师”到“导演”,这或许就是AI时代里,我们设计师最激动人心的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