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 1、 循环 1-100求和
- 2、删除字典键 del
- 3、合并字典update
- 4、列表去重
- 5、函数中 (*args,**kwargs)的意义
- 6、python2和python3中的range函数区别
- 7、什么样的语言能够用装饰器
- 8、python内建数据类型
- 9、__init__,__new__
- 10、with 方法
- 11、python 中可变数据类型和不可变数据类型,并简述原理
- 12、lambda 函数相乘
- 13、正则
- 14、求出列表所有奇数并构造新列表
- 15、列表合并
- 16、python删除文件和linux命令删除文件方法
- 17、处理时间格式
- 18、自定义异常
- 19、贪婪和非贪婪匹配
- 20、列表推导式--列表展开
- 21、join 操作字符串 x.join(y),x.join(z)
- 22、冒泡排序
- 23、选择排序
- 24、TCP UDP
- 25、统计字符中出现字符出现的次数
- 26、交换数组中的min和max
- 27、字符串翻转
- 28、list升序降序后输出不带空格的新字符串
- 29、死锁是什么
a = {“name”: “张三”, “性别”: “男”, “年龄”: 18}
b = {“籍贯”: “广东”, “地址”: “崂山”}
x = 0
1、 循环 1-100求和
for i in range(0,100): # 循环 1-100求和
x += i
print(x)
#sum 参数 iterable,[x,start] 可迭代对象,数组,列表,元祖,start默认为0
print(sum(range(1,100)))
2、删除字典键 del
del a["name"]
print(a) # {'性别': '男', '年龄': 18}
3、合并字典update
a.update(b)
print(a)
# {'性别': '男', '年龄': 18, '籍贯': '广东', '地址': '崂山'}
4、列表去重
c = [1, 1, 1, 2, 3, 4, 4, 5, 6]
c1 = set(c)
print(c1)
# {1, 2, 3, 4, 5, 6}
5、函数中 (*args,**kwargs)的意义
参数的数量不定
def demo(args_f, *args_v):
print(args_f)
for i in args_v:
print(i)
# 这里传入几个参数,就处理多少参数
demo("a", "b", "c", "d")
# a
# b
# c
# d
6、python2和python3中的range函数区别
python2 return list
python return interable(迭代器),更节约内存
7、什么样的语言能够用装饰器
函数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的语言可以使用装饰器
8、python内建数据类型
int 整数
bool 布尔
st 字符串
list 列表
tuple 元祖
dict 字典
9、init,new
init是初始化方法,创建对象后,会立刻被调用,可以接收参数,init有个self参数
new 至少要有一个参数cls,用来代表当前的类,此参数在实例化时由python解释器自动识别
10、with 方法
file = open("a.txt", "wb")
try:
file.write("hello world")
print("写入成功")
except:
pass
finally:
file.close()
11、python 中可变数据类型和不可变数据类型,并简述原理
不可变数据类型:数值型、字符串型 string 和元组 tuple
如果改变了变量的值,相当于是新建了一个对象,而对于相同的值的对象,在内存中则只有一个对象(一个地址)
字符串去重并排序,去重并从小到大输出
e = "aaddssjkljklfajlsfjalkdsfasafadsfafffdsssfdss"
print(set(e))
# {'l', 'a', 'j', 'k', 'd', 'f', 's'}
12、lambda 函数相乘
g = 10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