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反射的实现与作用
Java语言编译之后会生成一个.class文件,反射就是通过字节码文件找到某一个类,类中的方法以及属性等。反射的实现主要借助以下四个类:
Class:类的对象
Constructor:类的构造方法
Field:类中的属性对象
Method:类中的方法对象
作用:反射机制指的是程序在运行时能够获取自身的信息。在java中,只要给定类的名字,那么就可以通过反射机制来获取类的所有信息。
反射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就是增加灵活性,可以在运行时动态获取对象实例。缺点是反射的效率很低,而且会破坏封装,通过反射可以访问类的私有方法,不安全。
什么是代理模式? 中介
代购,中介的意思
定义:代理模式是指,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目的:为了在不修改目标对象的基础上,增强主业务逻辑。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如说我现在想买一辆二手车,虽然我可以自己去找车源,做质量检测等一系列的车辆过户流程,但是这确实太浪费我得时间和精力了。我只是想买一辆车而已为什么我还要额外做这么多事呢?于是我就通过中介公司来买车,他们来给我找车源,帮我办理车辆过户流程,我只是负责选择自己喜欢的车,然后付钱就可以了。用图表示如下:
为什么要用代理模式?
- 控制访问:代理类不允许你访问目标,例如商家不让用户访问厂家。
- 开闭原则,增加功能:代理类除了是客户类和委托类的中介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给代理类增加额外的功能来扩展委托类的功能,这样做我们只需要修改代理类而不需要再修改委托类,符合代码设计的开闭原则。代理类主要负责为委托类预处理消息、过滤消息、把消息转发给委托类,以及事后对返回结果的处理等。代理类本身并不真正实现服务,而是同过调用委托类的相关方法,来提供特定的服务。真正的业务功能还是由委托类来实现,但是可以在业务功能执行的前后加入一些公共的服务。例如我们想给项目加入缓存、日志这些功能,我们就可以使用代理类来完成(aop),而没必要打开已经封装好的委托类。
什么是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优缺点?
按照代理创建的时期来进行分类的话, 可以分为两种:静态代理、动态代理。
静态代理是指代理类在程序运行之前就已经定义好了.java源文件,其与目标类的关系在程序运行之前就已经确立。在程序运行前代理类已经编译为.class文件。
动态代理是在程序运行时通过反射机制动态创建的。
1.静态代理
第一步:创建服务类接口
1 package main.java.proxy;
2
3 /**
4 * @Auther: dan gao
5 * @Description:
6 * @Date: 22:40 2018/1/9 0009
7 */
8 public interface BuyHouse {
9 void buyHosue();
10 }
第二步:实现服务接口
1 import main.java.proxy.BuyHouse;
2
3 /**
4 * @Auther: dan gao
5 * @Description:
6 * @Date: 22:42 2018/1/9 0009
7 */
8 public class BuyHouseImpl implements BuyHouse {
9
10 @Override
11 public void buyHosue() {
12 System.out.println("我要买房");
13 }
14 }
第三步:创建代理类
1 package main.java.proxy.impl;
2
3 import main.java.proxy.BuyHouse;
4
5 /**
6 * @Auther: dan gao
7 * @Description:
8 * @Date: 22:43 2018/1/9 0009
9 */
10 public class BuyHouseProxy implements BuyHouse {
11
12 private BuyHouse buyHouse;
13
14 public BuyHouseProxy(final BuyHouse buyHouse) {
15 this.buyHouse = buyHouse;
16 }
17
18 @Override
19 public void buyHosue() {
20 System.out.println("买房前准备");
21 buyHouse.buyHosue();
22 System.out.println("买房后装修");
23
24 }
25 }
第四步:编写测试类
import main.java.proxy.impl.BuyHouseImpl;
import main.java.proxy.impl.BuyHouseProxy;
/**
* @Auther: dan gao
* @Description:
* @Date: 22:43 2018/1/9 0009
*/
public class Prox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uyHouse buyHouse = new BuyHouseImpl();
buyHouse.buyHosue();
BuyHouseProxy buyHouseProxy = new BuyHouseProxy(buyHouse);
buyHouseProxy.buyHosue();
}
}
静态代理总结:
优点:可以做到在符合开闭原则的情况下对目标对象进行功能扩展。
缺点:我们得为每一个服务都得创建代理类,工作量太大,不易管理。同时接口一旦发生改变,代理类也得相应修改。
2.动态代理
在动态代理中我们不再需要再手动的创建代理类,我们只需要编写一个动态处理器就可以了。真正的代理对象由JDK再运行时为我们动态的来创建。
第一步:编写动态处理器
1 package main.java.proxy.impl;
2
3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4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5
6 /**
7 * @Auther: dan gao
8 * @Description:
9 * @Date: 20:34 2018/1/12 0012
10 */
11 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12
13 private Object object;
14
15 public DynamicProxyHandler(final Object object) {
16 this.object = object;
17 }
18
19 @Override
20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21 System.out.println("买房前准备");
22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object, args);
23 System.out.println("买房后装修");
24 return result;
25 }
26 }
第二步:编写测试类
1 package main.java.proxy.test;
2
3 import main.java.proxy.BuyHouse;
4 import main.java.proxy.impl.BuyHouseImpl;
5 import main.java.proxy.impl.DynamicProxyHandler;
6
7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8
9 /**
10 * @Auther: dan gao
11 * @Description:
12 * @Date: 20:38 2018/1/12 0012
13 */
14 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Test {
1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6 BuyHouse buyHouse = new BuyHouseImpl();
17 BuyHouse proxyBuyHouse = (BuyHouse) Proxy.newProxyInstance(BuyHouse.class.getClassLoader(), new
18 Class[]{BuyHouse.class}, new DynamicProxyHandler(buyHouse));
19 proxyBuyHouse.buyHosue();
20 }
21 }
注意Proxy.newProxyInstance()方法接受三个参数:
ClassLoader loader
:指定当前目标对象使用的类加载器,获取加载器的方法是固定的Class<?>[] interfaces
:指定目标对象实现的接口的类型,使用泛型方式确认类型InvocationHandler:
指定
动态处理器,
执行目标对象的方法时,会触发事件处理器的方法
动态代理总结:
优点:相对于静态代理,动态代理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开发任务,同时减少了对业务接口的依赖,降低了耦合度。
缺点:但是还是有一点点小小的遗憾之处,那就是它始终无法摆脱仅支持interface代理的桎梏,因为它的设计注定了这个遗憾。回想一下那些动态生成的代理类的继承关系图,它们已经注定有一个共同的父类叫Proxy。Java的继承机制注定了这些动态代理类们无法实现对class的动态代理,原因是多继承在Java中本质上就行不通。有很多条理由,人们可以否定对 class代理的必要性,但是同样有一些理由,相信支持class动态代理会更美好。接口和类的划分,本就不是很明显,只是到了Java中才变得如此的细化。如果只从方法的声明及是否被定义来考量,有一种两者的混合体,它的名字叫抽象类。实现对抽象类的动态代理,相信也有其内在的价值。此外,还有一些历史遗留的类,它们将因为没有实现任何接口而从此与动态代理永世无缘。如此种种,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但是,不完美并不等于不伟大,伟大是一种本质,Java动态代理就是佐例。
3.CGLIB代理
JDK实现动态代理需要实现类通过接口定义业务方法,对于没有接口的类,如何实现动态代理呢,这就需要CGLib了。CGLib采用了非常底层的字节码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字节码技术为一个类创建子类,并在子类中采用方法拦截的技术拦截所有父类方法的调用,顺势织入横切逻辑。但因为采用的是继承,所以不能对final修饰的类进行代理。JDK动态代理与CGLib动态代理均是实现Spring AOP的基础。
第一步:创建CGLIB代理类
1 package dan.proxy.impl;
2
3 import net.sf.cglib.proxy.Enhancer;
4 import net.sf.cglib.proxy.MethodInterceptor;
5 import net.sf.cglib.proxy.MethodProxy;
6
7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8
9 /**
10 * @Auther: dan gao
11 * @Description:
12 * @Date: 20:38 2018/1/16 0016
13 */
14 public class CglibProxy implements MethodInterceptor {
15 private Object target;
16 public Object getInstance(final Object target) {
17 this.target = target;
18 Enhancer enhancer = new Enhancer();
19 enhancer.setSuperclass(this.target.getClass());
20 enhancer.setCallback(this);
21 return enhancer.create();
22 }
23
24 public Object intercept(Object object,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MethodProxy methodProxy) throws Throwable {
25 System.out.println("买房前准备");
26 Object result = methodProxy.invoke(object, args);
27 System.out.println("买房后装修");
28 return result;
29 }
30 }
第二步:创建测试类
1 package dan.proxy.test;
2
3 import dan.proxy.BuyHouse;
4 import dan.proxy.impl.BuyHouseImpl;
5 import dan.proxy.impl.CglibProxy;
6
7 /**
8 * @Auther: dan gao
9 * @Description:
10 * @Date: 20:52 2018/1/16 0016
11 */
12 public class CglibProxyTest {
1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14 BuyHouse buyHouse = new BuyHouseImpl();
15 CglibProxy cglibProxy = new CglibProxy();
16 BuyHouseImpl buyHouseCglibProxy = (BuyHouseImpl) cglibProxy.getInstance(buyHouse);
17 buyHouseCglibProxy.buyHosue();
18 }
19 }
CGLIB代理总结: CGLIB创建的动态代理对象比JDK创建的动态代理对象的性能更高,但是CGLIB创建代理对象时所花费的时间却比JDK多得多。所以对于单例的对象,因为无需频繁创建对象,用CGLIB合适,反之使用JDK方式要更为合适一些。同时由于CGLib由于是采用动态创建子类的方法,对于final修饰的方法无法进行代理。
JDK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有什么区别?
JDK动态代理主要针对类实现了某个接口,AOP则会使用JDK动态代理(spring的代理模式)。他基于反射机制实现,生成一个实现同样接口的代理类,然后通过重写的方式,实现读代码的增强。
而如果某个类没有实现接口,AOP则会使用CGLIB代理。CGLIBd的原理是继承,底层是基于ASM第三方框架,通过修改字节码,生成一个子类,然后重写父类的方法,实现对代码的增强。
25、注解的原理
注解本质是一个继承了Annotation 的特殊接口,其具体实现类是Java 运行时生成的动态代理类。而我们通过反射获取注解时,返回的是Java 运行时生成的动态代理对象$Proxy1。通过代理对象调用自定义注解(接口)的方法,会最终调用AnnotationInvocationHandler 的invoke 方法。该方法会从memberValues 这个Map 中索引出对应的值。而memberValues 的来源是Java 常量池。
26、Integer和int=5的区别:
Java是一个近乎纯洁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但是为了编程的方便还是引入了基本数据类型,但是为了能够将这些基本数据类型当成对象操作,Java为每一个基本数据类型都引入了对应的包装类型(wrapper class),int的包装类就是Integer,从Java 5开始引入了自动装箱/拆箱机制,使得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Java 为每个原始类型提供了包装类型:
- - 原始类型: boolean,char,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
- - 包装类型:Boolean,Character,Byte,Short,Integer,Long,Float,Double
如:
class AutoUnboxing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 = new Integer(3);
Integer b = 3; // 将3自动装箱成Integer类型
int c = 3;
System.out.println(a == b); // false 两个引用没有引用同一对象
System.out.println(a == c); // true a自动拆箱成int类型再和c比较
}
}
区别:
- Integer是int的包装类,int则是java的一种基本数据类型。
- Integer变量必须实例化后才能使用,而int变量不需要。
- Integer实际是对象的引用,当new一个Integer时,实际上是生成一个指针指向此对象,而int则是直接存储数据值。
- Integer的默认值是null,int的默认值是0.
面试:为什么使用包装类型?
包装类型可以解决一些基本类型解决不了的问题:
1.集合不允许存放基本数据类型。add(Object o)
2.函数需要传递进去的参数为Object类型,传入基本数据类型就不可行。
3.基本类型可以和包装类型之间相互转换,自动装箱拆箱。
4.通过包装类型的parse方法可以实现基本数据类型和String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假设有这样一个场景,我接收到一个String型的数据想把它转换为整型,如果没有包装类这个操作是无法完成的,有了包装类我们可以这样做:
String num1 = "123";
int num2 = Integer.parseInt(num1);parseInt就是Integer包装类提供的一个将字符串转成int型的方法。
27、equals和== 有什么区别?
1. 对于字符串的比较“==”比较的是两个字符串的地址
2. 对于字符串的比较 “equals”比较的是两个字符串的内容
<1>先说”==”:
对于基本数据类型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boolean)的变量”==”比较的是两个变量的值是否相等。
比如:int a = 3; int b = 3; a==b;返回就是true
对于引用类型如,则比较的是该变量所指向的地址.
拿我们最常用的String型来举例:
比如:String a = “abc”; String b = “abc”;
在这种情况下 字符串直接赋值给变量,该字符串会进入到常量池中,当第一次将 “abc”赋值给a的时候,会去常量池中找看有没有”abc”这个字符串,如果有的话,就将a指向该字符串在常量池中的地址,如果没有则在常量池中创建,第二次赋值 将 “abc”赋值给b的时候同样去常量池中找”abc”这个字符串,然后将他的地址赋值给b.
所以我们在做 a==b操作的时候返回的为true
再来看另一种情况:String a = new String(“abc”) ; String b = new String(“abc”);
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做 a==b操作的时候返回的为false。
当我们使用 String a = new String(“abc”)创建一个字符串对象时在内存里面是这样分配空间的,首先会去常量池中找”abc”如果找到了再创建一个”abc”对象存到堆中,并且他的值指向堆中的”abc”,如果没有找到则先在常量池中创建”abc”,再在堆内存开辟一块内存空间创建”abc”,并且他的值指向堆中的”abc”。
<2>再来看”equals”:
Equals方法是在Object类中定义的,所有的类都继承于Object类,所以所有的类都有equals方法。
我们来看看equals方法的源码:
可以看到在Object类的equals方法中也是用的”==”来进行比较,所以在进行比较时它和”==”应该时等价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做 字符串比较的时候 两者比较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原因就是 String类型对equals方法进行了重写。我们来看源码:
从源码我们可以看出,在String的equals方法中对字符串的字符进行了逐一比较如果都相同则返回true.所以对于String中的equals方法比较的是两个字符串的内容对于:
String a = new String(“abc”) ; String b = new String(“abc”);
由于a和b的内容相同,返回true.
28、final、finally、finalize的区别
- final 可以修饰类、变量、方法,修饰类表示该类不能被继承,修饰方法表示该方法不能被重写、修饰变量表示该变量是一个常量不能被重新赋值。
- finally一般作用在try-catch代码块中,在处理异常时,通常我们将一定到执行的代码放在finally代码块中,表示不管是否出现异常,该代码块都会执行,一般用来存放一些关闭资源的代码。
- finalize是一个方法,属于Object类的一个方法,而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父类,该方法一般由垃圾回收器来调用,当我们调用System的gc()方法的时候,由垃圾回收器调用finalize(),回收垃圾。
29、数据库中char与varchar的区别:
char是一种固定长度的类型,varchar是一种可变长度的类型。
- char如果存入数据的实际长度比指定长度要小,会补空格至指定长度,如果存入的数据的实际长度大于指定长度,低版本会被截取,高版本会报错。
- varchar类型的数据如果存入的数据的实际长度比指定的长度小,会缩短到实际长度,如果存入数据的实际长度大于指定长度,低版本会被截取,高版本会报错。
char效率会更高,但varchar更节省空间。
30、String、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的区别:
1.String对象一旦创建之后就是不可变的!而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类提供的字符串进行修改。当你知道字符数据要改变的时候你就可以使用。
2.StringBuilder是一个可变的字符串类!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容器。
- StringBuilder 可以通过
toString()
方法转换成 String - String 可以通过 StringBuilder 的构造方法,转换成 StringBuilder
String string = new StringBuffer().toString();
StringBulider stringBuilder = new StringBulider(new String());
StringBuilder 拼接字符串的效率较高,但是它不是线程安全的!
3.StringBuffer 同样是一个可变的字符串类!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容器。
- StringBuffer 可以通过
toString()
方法转换成 String - String 可以通过 StringBuffer 的构造方法,转换成 StringBuffer
String string = new StringBuffer().toString();
StringBuffer stringBuffer = new StringBuffer(new String());
Stringbuffer拼接字符串的效率相对于 StringBuilder 较低,但是它是线程安全的!(加了synchronized)
31、Java的容器:
容器是一个java所编写的程序,原先必须自行编写程序以管理对象关系,容器会自动帮您做好。
- 常用的容器:WebSphere,Weblogic,Resinm,Tomcat,Glassfish,spring
- Java容器类包含:数组和集合容器:list ,Arraylist,Vector及map, hashTable, HashMap, HashSet
32、怎么快速的把一个list集合中的元素去重?
https://blog.csdn.net/Mcdull__/article/details/118493866
33、二叉树,多叉树,B树,B+树,B*树,二叉搜索树,红黑树
索引是怎么实现的?为什么是B+树?为什么不用二叉树?为什么不用平衡二叉树?
二叉树的操作效率较高,但存在问题。
- 二叉树需要加载到内存,如果二叉树的节点少,那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二叉树的节点很多(1亿),就会出现问题。
- 问题1:在构建二叉树时,需要多次进行I/O操作(海量数据存在数据库或者文件中),节点海量,构建二叉树时,速度有影响。
- 问题2:节点海量,也会造成二叉树的高度很大,会降低操作速度。
多叉树:在二叉树中,每个节点有数据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如果允许每个节点可以有更多的数据项和更多的子节点,就是多叉树。多叉树通过重新组织节点,减少树的高度,能对二叉树进行优化。(2-3树,2-3-4树)
B树(B-tree/B-树)(就是多叉树的一种):B树通过重新组织节点,降低了树的高度,广泛应用于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中。
B即Balanced,平衡的意思。
特点:在叶子节点和非叶子节点都存放数据。
B树为什么要设置成多路?
答:为了进一步降低树的高度。但不能设计成无限多路,因为如果不限制路数,B树就退化成一个有序数组了,而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索引都是存在硬盘上的,并且数据量大的话,不一定能一次性加载到内存中。
B树做文件系统的索引比较多,MongoDB数据库索引用B树实现,MySQL的Innodb 存储引擎用B+树存放索引。
B+树(B树的变体)(也是多一种多路搜索树):
特点:(1)所有的数据(关键字)都放在叶子节点上。
B+树做数据库的索引比较多。
这是和业务场景相关的,数据库中select数据,不一定只选一条,很多时候会选多条,比如按照id排序后选10条。使用B树需要做局部的中序遍历,可能要跨层访问。而B+树由于所有数据都在叶子结点,不用跨层,同时由于有链表结构,只需要找到首尾,通过链表就能把所有数据取出来了。
面试题:B+树查询的时间和树的高度有关,大概是log(n),而使用hash存储索引,查询的平均时间是O(1),既然hash比B+树更快,为啥mysql还用b+树来存索引呢?
答:这和业务场景有关。如果只选一个数据,那确实是hash更快。但是数据库中经常会选择多条,这时候由于B+树索引有序,并且又有链表相连,它的查询效率比hash就快很多了。而且数据库中的索引一般是在磁盘上,数据量大的情况可能无法一次装入内存,B+树的设计可以允许数据分批加载,同时树的高度较低,提高查找效率。
B*树(B+树的变体)(在B+树的非根和非叶子结点再增加指向兄弟的指针):
二叉搜索树、红黑树
https://blog.csdn.net/Mcdull__/article/details/118493781
34、ThreadLocal是什么?有哪些使用场景?
定义:ThreadLocal 类用来提供线程内部的局部变量。这种变量在多线程环境下访问(通过get和set方法访问)时能保证各个线程的变量相对独立于其他线程的变量。
作用:减少同一个线程内多个函数或组件之间公共变量传递的复杂度。
应用场景:ThreadLocal的应用场合,最适合的是按线程多实例(每个线程对应一个实例)的对象的访问,并且这个对象很多地方都要用到。
特点:
ThreadLocal和Synchronized的区别:
虽然ThreadLocal和Synchronized关键字都用于处理多线程并发访问变量的问题,不过两者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思路不同
内部结构:
- JDK 早期设计:每个ThreadLocal都创建一个
Map
, 然后用Thread(线程) 作为Map的key
, 要存储的局部变量作为Map的value
, 这样就能达到各个线程的局部变量隔离的效果, 这是最简单的设计方法。 - JDK8 优化设计(现在的设计):每个Thread维护一个
ThreadLocalMap
, 这个Map的key
是ThreadLocal
实例本身,value
才是真正要存储的值Object
如今设计的好处:
- 每个Map存储的Entry数量变少
- 当Thread销毁的时候, THreadLocalMap也会随之销毁, 减少内存的使用.(之前以Thread为key会导致ThreadLocalMap的生命周期很长)
面试题:强弱引用和内存泄漏
(ThreadLocal) key是弱引用, 其目的就是将ThreadLocal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和线程的生命周期解绑, 减少内存使用。
内存泄漏相关概念
内存溢出: Memory overflow 没有足够的内存提供申请者使用.
内存泄漏: Memory Leak 程序中已经动态分配的堆内存由于某种原因, 程序未释放或者无法释放, 造成系统内部的浪费, 导致程序运行速度减缓甚至系统崩溃等严重结果. 内存泄漏的堆积终将导致内存溢出。
面试题1:假设ThreadLocalMap中的key使用了强引用, 那么会出现内存泄漏吗?
面试题2:假设ThreadLocalMap中的key使用了弱引用, 那么会出现内存泄漏吗?
面试题3: 内存泄漏的真实原因
面试题4:那为什么key还要使用弱引用呢?
无论 ThreadLocalMap 中的 key 使用哪种类型引用都无法完全避免内存泄漏,跟使用弱引用没有关系。
要避免内存泄漏有两种方式:
1 .使用完 ThreadLocal ,调用其 remove 方法删除对应的 Entry
2 .使用完 ThreadLocal ,当前 Thread 也随之运行结束
相对第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显然更不好控制,特别是使用线程池的时候,线程结束是不会销毁的.
也就是说,只要记得在使用完ThreadLocal 及时的调用 remove ,无论 key 是强引用还是弱引用都不会有问题.
那么为什么 key 要用弱引用呢
事实上,在 ThreadLocalMap 中的set/getEntry
方法中,会对 key 为 null (也即是 ThreadLocal 为 null )进行判断,如果为 null 的话,那么是会对 value 置为 null 的.
这就意味着使用完 ThreadLocal , CurrentThread 依然运行的前提下.就算忘记调用 remove 方法,弱引用比强引用可以多一层保障:弱引用的 ThreadLocal 会被回收.对应value在下一次 ThreadLocaIMap 调用 set/get/remove 中的任一方法的时候会被清除,从而避免内存泄漏.(弱引用的特点:如果一个对象持有弱引用,那么下一次垃圾回收的时候必然会被清理掉。)
面试题:如何使用?
1)存储用户Session
2)解决线程安全的问题
ThreadLocal具体源码讲解:
https://csp1999.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1660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