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C GPLT 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

第三届CCCC GPLT团体程序设计大赛采用一场定胜负,包含签到、基础和突破三类题目,总计300分。L1难度较低,主要测试基本功和速度;L2涉及基础数据结构,考验时间管理;L3则是高手间的较量,决定排名。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各阶段的体验,认为L2前几题甚至比L1简单,而L3的难度在于策略和技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不知不觉,cccc已经举办到第三届了,从大一懵懂遗憾错过第一届,到去年险些拿金,再到现在,都已经快到了退役的时间了。

今年取消了大区赛,赛制缩减为一场定胜负,题型还是原来的8+4+3,满分为300分,我们且称之为签到题,基础题和突破吧,总体而言,题目难度较为基础,关键还靠状态和写题速度,刷完了签到题和基础题,至于突破题估计是没时间做完了

L1

签到题,一共8道,(5+10+15+20)*2,分为5分题,10分题,15分题和20分题

5分题就是纯粹签到了,基本就是在屏幕上输出字符或简单运算,基本零门槛

10分题可能稍微复杂一点,用到数组或者稍微转换一下,但基本也属于零门槛系列

15分题开始,才有了一点竞赛的意味,稍微牵扯一点复杂的思维或程序,但毕竟算个热身,基本也毫无难度

20分题,开始出现部分坑点了,可能会出一些小细节卡个一两分

总的来说,L1的题基本没什么难度,靠的就是尽量为后面的题赢取时间

至于详细的题解,我会在另一篇详细说明,可以点击该段标题进行跳转

<think>嗯,用户想找关于团队程序设计天梯赛中“整数段和”的目或解思路。首先,我需要确认这个目的具体内容。不过根据提供的引用信息,用户提供的引用中并没有直接提到“整数段和”的目。不过引用[3]提到了CCCC的2024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里面有几个L1的目,可能其中包含类似的目。 可能需要先回忆一下天梯赛常见的型。例如,L1级别的目通常涉及基础编程,如循环、条件判断、数组操作等。整数段和可能是指给定两个整数A和B,输出从A到B的所有整数,并计算它们的和。这类目常见于入门,比如PTA或者天梯赛的L1部分。 用户提到的“整数段和”可能类似于输出区间内所有数,并求和。比如,每行输出5个数,最后一行输出总和。这种格式常见于基础目。例如,目可能要求按照每行5个数字排列,且对齐,最后输出总和。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解思路。首先,输入两个整数A和B。然后循环从A到B,逐个输出,同时累加求和。需要注意每行输出5个数,换行,并且使用%4d的格式右对齐。同时,最后输出总和。 然后检查可能的边界情况,例如A和B的大小关系,当A大于B时是否需要交换。或者处理负数的情况,格式化输出是否正确。例如,每个数字占据4个字符宽度,右对齐,这样即使负数也能正确显示。 另外,需要考虑如何控制每行5个数字。可以用一个计数器,每输出一个数字就加1,当计数器达到5时换行,并重置计数器。但需要注意最后一行可能不足5个数字,此时也需要正确换行,或者避免多换行。 例如,当从-3到5时,输出应该每行5个数字,每个占4位,最后总和计算正确。 然后,根据这些思路,可以编写代码。例如,用Python的话,可以读取输入,处理A和B的大小,然后循环遍历,同时计数和累加,控制格式。 可能还需要注意输出总和的格式,例如“Sum =”后面跟上总和的值。 然后,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比如引用[1]中提到的最小和最大能力值,可能和求A到B的最大最小值相关,但这里目是求和,可能关联不大。引用[2]是欧几里得算法,可能无关。引用[3]中的L1目可能类似,但具体目名称可能不同,比如L1-5 兰州牛肉面可能无关,但需要看目内容是否类似。 用户可能希望得到具体的解步骤和代码示例,所以需要给出清晰的步骤,如输入处理、循环输出、格式控制、求和,并提供对应的代码示例,例如Python的实现。 另外,用户可能需要注意测试案例,例如输入-3 8,输出是否正确,每行5个数,总和是否正确。此外,处理A和B的大小,比如如果A>B,是否需要交换,或者按照输入的顺序输出?通常目可能要求A<=B,或者需要处理A>B的情况,比如交换顺序。 综上,整理思路,给出解步骤和代码,并生成相关问。</think>### 团队程序设计天梯赛“整数段和”目分析 #### 目描述(模拟型) **输入两个整数$A$和$B$,输出从$A$到$B$的所有整数(包含端点),每行5个数且右对齐占4位宽度,最后一行输出所有数的和** **示例输入** ``` -3 8 ``` **示例输出** ```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Sum = 30 ``` --- ### 解思路 1. **输入处理与范围调整** 若$A > B$,需交换两者确保遍历方向正确(部分目可能隐含$A \leq B$的条件)[^3]。 2. **循环输出与格式控制** - 遍历$A$到$B$的整数,用`计数器`统计当前行已输出数的个数 - 每行满5个数后换行,格式为`%4d`(右对齐占4位) - 最后一行的换行需根据实际输出数量判断 3. **求和计算** 在遍历过程中累加所有数,最后输出总和`Sum = ...` --- ### 参考代码(Python) ```python a, b = map(int, input().split()) a, b = sorted([a, b]) # 确保a <= b count = 0 total = 0 for num in range(a, b + 1): print(f"{num:4d}", end="") total += num count += 1 if count % 5 == 0 or num == b: # 每5个或到达末尾时换行 print() print(f"Sum = {total}") ``` --- ### 关键点说明 1. **格式化对齐** 使用`f"{num:4d}"`确保每个数占4位宽度,负数符号不破坏对齐[^3]。 2. **换行条件** `num == b`保证最后一个数无论是否满5个都换行,避免多余空行。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