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科三【信息技术】— 学科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本人正在备考25年下教资考试,参考粉笔的25年上教资考试的课程回放,仅以此博客作为个人的复习笔记,也希望能帮助到其他的备考学子们!

一、考情

本章必考!3题+。重点在第4节(信息的表示和编码)第5节(计算机新技术及应用)

二、内容

第1节:信息及其特征(单、简)

①. 信息相关概率(单)

1. 数据

        是事物的符号表示(客观存在,eg:3.14…);

        是指所有能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符号总称

        是信息的载体,数据表示的意义是信息。

        在计算机中的表现形式:(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2. 信息

        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特定场景,eg:π = 3.14…)。

        信息就是信息,它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组成世界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量。

3. 知识

        是对信息的加工沉淀千人千面,eg:利用 π = 3.14… 解决数学问题),对其有价值的部沉淀下来,并与存在的人类知识体系像结合。

巩固练习

②. 信息的特征(单、简)— 【普、传、共、附、真、价、时】

1. 普遍性 vs 7. 真伪性

        无处不在、处处都有 vs 有真有假。

2. 传递性 vs 3. 共享性

        打破时间或空间限制 vs 被多人接收或利用。注:共享性的前提是传递性。(√)

4. 载体依附性

        不能独立存在,有载体、载体不唯一。

5. 价值性 vs 6. 时效性

        (相对的)不同的,作用不一样 vs 不同的时间,作用不一样。

巩固练习

第2节:信息技术概述(简)

①. 信息技术(IT)的概念

        是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的总和,也称之为信息处理。

        eg:IT是一种……技术。(×)        IT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

②. 信息技术(IT)的发展(简:5次革命) —【语、文、印、电、计】

1. 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从猿到人的标志。eg: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信息技术。(√)

2.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首次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 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

        中国最早,书籍出版;初步实现了广泛的信息共享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 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进入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巩固练习

③. 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

1. 计算机技术

        处理信息,延伸人的思维器官(核心)。

2. 通信技术

        传递信息,延伸人的神经系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