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基础】编译器的普及

本文详细介绍了编译器的工作流程,从源代码到目标代码的转换过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及优化、目标代码生成及优化等关键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编译器是什么

编译器就是一种翻译程序,一般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代码转化成汇编或者机器码。说白了就是把我们用python,java等各种语言写的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看懂的二进制指令数据,以便运行.

编译流程

source –> 词法分析 == 各种记号Token stream
–> 语法分析 == 语法树
–> 语义分析 == 优化后的语法树
–> 中间代码生成 == 中间代码
–> 中间代码优化 == 优化后的中间代码
–> 目标代码生成 == 目标代码
–> 目标代码优化 == target program

流程详解

  1. 词法分析

     将源代码的标识符、运算符等分割成一个个记号
    
  2. 语法分析

    解析得到的一个个记号,根据语法规则生成一种抽象语法树
    

    语法树

  3. 语义分析

    编译器开始对语法树进行一次或多次的遍历,检查程序的语义规则:变量声明、类型匹配..等
    
  4. IR生成(中间代码,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

    一般生成的算法是一个递归的算法,递归的遍历语法树,将语法树上的一些节点替换成中间代码块,再根据特定的规则和顺序将这些中间代码块拼装起来。
    
    为什么不直接生成目标代码?增加编译器的开发扩展性;便于对代码优化,中间代码的优化要比直接在目标代码优化难度低得多。
    
  5. IR优化

    各种优化:
    去除冗余代码
    优化循环、算术表达式等
    
  6. 目标代码生成

    编译器根据中间代码和目标机器架构生成目标代码。
    
  7. 目标代码优化

    利用目标机器的提供的特性对目标代码做进一步的优化,如利用 CPU 的流水线,利用 CPU 的多核等,生成最终的目标代码
    

参考:http://pandolia.net/tinyc/ch6_compiler_overview.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