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个全面的、企业应用开发一站式的解决方案,贯穿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但是 Spring
仍然可以和其他的框架无缝整合。
概念
Spring 通过一个配置文件描述 Bean 及 Bean 之间的依赖关系,利用 Java 语言的反射功能实例化
Bean 并建立 Bean 之间的依赖关系。 Spring 的 IoC 容器在完成这些底层工作的基础上,还提供
了 Bean 实例缓存、生命周期管理、 Bean 实例代理、事件发布、资源装载等高级服务。
6.1.7.2.
Spring 容器高层视图
Spring 启动时读取应用程序提供的 Bean 配置信息,并在 Spring 容器中生成一份相应的 Bean 配
置注册表,然后根据这张注册表实例化 Bean,装配好 Bean 之间的依赖关系,为上层应用提供准
备就绪的运行环境。其中 Bean 缓存池为 HashMap 实现
6.1.7.3.
IOC 容器实现
BeanFactory-框架基础设施
BeanFactory 是 Spring 框架的基础设施,面向 Spring 本身;ApplicationContext 面向使用
Spring 框架的开发者,几乎所有的应用场合我们都直接使用 ApplicationContext 而非底层
的 BeanFactory。
Spring 装配包括手动装配和自动装配,手动装配是有基于 xml 装配、构造方法、setter 方法等
自动装配有五种自动装配的方式,可以用来指导 Spring 容器用自动装配方式来进行依赖注入。
1. no:默认的方式是不进行自动装配,通过显式设置 ref 属性来进行装配。
2. byName:通过参数名 自动装配,Spring 容器在配置文件中发现 bean 的 autowire 属性被设
置成 byname,之后容器试图匹配、装配和该 bean 的属性具有相同名字的 bean。
3. byType:通过参数类型自动装配,Spring 容器在配置文件中发现 bean 的 autowire 属性被
设置成 byType,之后容器试图匹配、装配和该 bean 的属性具有相同类型的 bean。如果有多
个 bean 符合条件,则抛出错误。
4. constructor:这个方式类似于 byType, 但是要提供给构造器参数,如果没有确定的带参数
的构造器参数类型,将会抛出异常。
5. autodetect:首先尝试使用 constructor 来自动装配,如果无法工作,则使用 byType 方式。
6.1.8. Spring APO 原理
6.1.8.1.
概念
"横切"的技术,剖解开封装的对象内部,并将那些影响了多个类的公共行为封装到一个可重用模块,
并将其命名为"Aspect",即切面。所谓"切面",简单说就是那些与业务无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
同调用的逻辑或责任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并有利于未
来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使用"横切"技术,AOP 把软件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核心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业务处理的主要流
程是核心关注点,与之关系不大的部分是横切关注点。横切关注点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经常发生
在核心关注点的多处,而各处基本相似,比如权限认证、日志、事物。AOP 的作用在于分离系统
中的各种关注点,将核心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分离开来。
AOP 主要应用场景有:
1. Authentication 权限
2. Caching 缓存
3. Context passing 内容传递
4. Error handling 错误处理
5. Lazy loading 懒加载
6. Debugging 调试
7. logging, tracing, profiling and monitoring 记录跟踪 优化 校准
8.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性能优化
9. Persistence 持久化
10. Resource pooling 资源池
11. Synchronization 同步
12. Transactions 事务
6.1.8.2.
AOP 核心概念
1、切面(aspect):类是对物体特征的抽象,切面就是对横切关注点的抽象
2、横切关注点:对哪些方法进行拦截,拦截后怎么处理,这些关注点称之为横切关注点。
3、连接点(joinpoint):被拦截到的点,因为 Spring 只支持方法类型的连接点,所以在 Spring
中连接点指的就是被拦截到的方法,实际上连接点还可以是字段或者构造器。
4、切入点(pointcut):对连接点进行拦截的定义
5、通知(advice):所谓通知指的就是指拦截到连接点之后要执行的代码,通知分为前置、后置、
异常、最终、环绕通知五类。
6、目标对象:代理的目标对象
7、织入(weave):将切面应用到目标对象并导致代理对象创建的过程